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人力资本高峰论坛张猛演讲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13/2012 15:25:07
既然我是企业里的人,和在座的各位讲一些务实的东西,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07年进入特步,一直在做战略的事情,原来是8个亿,现在是80个亿,整个见证了特步、体育用品行业发展,包括后奥运时代的整个行业经济的状况,和大家分享, 2011年年初,我参与特步组建新的男装品牌,从零开始,从筹建到现在开始运作,体会了里面的酸甜苦辣,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人力资源给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07年开始,盛高咨询开始进入特步,一直在做些什么样的事情,有两个观点和大家分享。我相信,在座的有些是品牌商,有些是工厂,有些是代理商,各位角色不一样,我想找个大家聚焦的地方,就是我们对于人才的态度,当我们去选择外脑的时候,选人力资源,选高管,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能不能把人当资源看。很多老板,身边的人,我们很多时候提人力资源,但很少有人把人才当资源,大多是当成本,这个话说出来可能会比较空,我们来说些务实的,当我们看一个店铺的时候,首先我们想的是这个店铺能够给我们带来多少的流水,然后我们想这个店铺多少成本可以拿下,当我们看到货的时候我们看的是这个货好不好卖能卖多少钱,然后想这个货有多少成本能生产出来,其实是一样的,用这个角度看人的时候,看成本多少,能带来多大价值,我从去年面试了四五十个高管,不是用资源的角度来看人,当我们拿人来当资源看的时候,分分钟就可以答应他的很多要求,正因为我们把人当成本,造成了人才流失。第二,高管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他是神还是人?中国很多老板,是靠几百块几千块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当我们给高管很多钱的时候,我们会想,我干嘛给他那么多钱?很多时候就认为他是神,找个商品总监,就认为他可以做好商品组合,做好市场,做好推广,做好沟通,带好团队……当我们用看待神的眼光去看他的时候,会失望的,高管也会认为你不是他要找的东家,我们找高管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一定是和你互补,一起打江山的。梁山一百单八将,我想宋江看到的一定是这个人能够创造价值的地方,用解决问题的角度看高管,你会变得很自如。在上海整个新品牌我的另一个角色是做总负责人,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和大家分享下从07年开始特步面临的问题和现在正在面临的问题,相信会给大家一些借鉴意义。我们很多企业是靠着市场机会成长起来的,同意刚才徐老师讲的很多人不称之为企业家,只能称为商人。07年,特步销售做到6-8个亿,说大不大,说小也蛮多人,涉及到很多经营决策层的问题,反映到到高层,到丁老板那里就变得难以处理,因为和原来处理方式不一样了,公司小的时候老板说了算,公司变大,人员需求的多样化带来管理的复杂化,管理方式改变,不能寄托于他一个人什么都懂,所以老板经常被火上烤。决策也好,不决策也好,在座很多人,关键是不知道怎么决策,不知道源头在哪里,当时的情况是老板说的话我坚决执行,我做老板看的见的,绝对和你关系好。当时和盛高一起进来的时候建立了一个决策机制,建立了总裁办公会的一个模式,大家一起决策,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当时引入第三方,把矛盾吸收到第三方身上,给老板一个空间,让老板轻松一点。决策人决策不是一下子,而是后面有很多方案,你要去推行,组织大了,老板的决策可能会有效,但往下推行很难。

  08年6月3日特步上市,既然上市,就要规范化,一个企业规范化就出问题了,很简单的,像徐老师谈到的,人大于组织,老板一个人当天枰,哪儿不平就平衡一下,很多企业不做绩效还好,做了绩效到处是问题,当时提出来一个口号,简单有效就是最好,不求多完善和科学,不是为了建体系而建体系。为了组织内部奖惩分明,按一个目标分解下去,大家一起去努力,薪酬绩效都做下去,我们做了个战略年会,既然上市了,融了20亿港币,怎么花,那时候开始建整个的战略体系,老板可能心里的战略是这样的,但很难表达、传达,很难传递出去一个严谨的思路,传递出去战略。我订30%的年增长,为什么?这些问题把老板逼得很着急,我通过一个方式回答大家这个问题,就是让大家参与到战略制定过程中来,只有大家心里有这些问题出处,再往下传递的时候才会很有效,八九月份,把大家聚到一起,圈起来,共同讨论明年怎么走,明年目标是什么,虽然战略会议只有几天的时间,但其实我们在前面三四个月做了大量的工作,既要让每个人尽情发言,尽情表达观点,同时还要收敛,因为老板一怕控制不住盘面,二怕下面的人达成一致,和他意见向左。战略会开到今天我们已经是第五届了,每年都是我来主持,效果还是不错的,共同探讨战略问题。

  09年,大家知道奥运会开完,全民体育透支消费,体育品牌遍地开店,每年要开一两千家店,到09年问题出来了,大家所有关注点都放在销售上,这就是市场不成熟的时候以销售为导向,市场成熟的时候以品牌为导向,因为消费者买单,大量的店开出来,所有的人跑去做拓展,但货品跟不上,供应商经常拖沓交期,断货,造成了数以亿计的货品损失。我们和盛高共同做了流程的优化和梳理,怎么样控制节点,让生产确保在一个可控范围内,这是那个时期的瓶颈,供应链里很多腐败贪污,上传下达的指令问题,到了一年项目做完,当时我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交期问题解决了90%。

  10年,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很多品牌商是靠生产起来的,很多品牌商现在还是工厂,叫品牌只是品牌溢价,因为你的销售和商品脱节,商品导向和你的零售脱节,我们以生产导向的组织体系怎么变革成为品牌运营导向的组织体系,当时我们是鞋一条线,服装一条线,从商品生产到最后的交付,生产开发,是完整的一条线,营销一条线,那时候出问题了,全部打乱重来,这就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政治,权利重新分配,我们和盛高做了大量工作。10年6月份,整个价值链重建,由鞋、服、营销三条线改变成品牌、商品、营销、销售等各个品牌运营部门,这个工作现在算是尘埃落定,这个变革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所有高管的汇报关系和权责范围做了大调整。

  10年做体系,做一些规范化的事情,11年与盛高合作的是一些分公司的落地事情,上面(品牌)做可以了,下面很多代理商身价几个亿、十几个亿的老板还是在做夫妻老婆店,还是家庭作坊,管理跟不上但大家都是兄弟,不能说分道扬镳,所以特步做的事情是帮助代理商实现从作坊到公司化运营的改变,总公司也就是品牌商出钱给代理商做事情,让他了解品牌商在想什么,11年我们做3家,12年准备做6家。现在销售渠道多模式并存,对于销售渠道的管理水平要求会更高。

  和在座的各位分享这些,虽然企业、属性、产品可能会不一样,背景可能不一样,但经历的可能会相似。下午有沙龙我还会参加,帮助我们的所谓下面的人去定位。

  最后和大家分享两点,除了老板之外,亲戚,股东,其他人想要什么?我想作为高管无非想的是三个方面,1、工作稳定,能够有持续的积蓄,有一定增长的收入。2、有房有车,孩子就业比较稳定3、在社会上有点面子,个人有点成就,行业里有人时不时提起他。那么老板要什么?1、用你给我解决问题2、为我创造更多的利润3、让我实现我的人生成就,因为我有钱我有社会地位,这是相辅相成的东西。很多公司老板和我交流,怎么安排激励方式,怎么让员工从利益共同体到事业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我们要考虑到,老板对高管无非是怎么给的问题,高管问老板要的无非你怎么提的问题,我很赞同刚才徐老师讲的,一个老板做到后面就会变成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讲两点,1、我要成为谁我要赚多少钱,我能给你什么2、你们在我下面能够成为什么样子?无非天天讲这两个故事,今天企业和企业间的竞争,企业家和企业家之间的竞争,事业和事业的竞争,无非是你讲的故事比别人好听,吸引到的人才比别人优秀,你设置的机制让大家能够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