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体育用品业三足鼎立 泉州军团崛起国际品牌反击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11/2012 16:16:49

  体育用品行业的三足鼎立之势越发清晰了,根据财报和官方统计,2011年以安踏、特步、361度、匹克、鸿星尔克为代表的泉州军团,整体营收超过600亿元;而以李宁为代表的泉州军团之外的本土品牌的营收约150亿元;外来的国际品牌则约占据250亿元的市场。

  回顾2008年以来,伴随着泉州军团的崛起、李宁的经营剧变、阿迪达斯的防守反击,不难发现,一场又一场超越与反超越的战役,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上此起彼伏。而当三大阵营实力相当并开始角力,之前被高速赶超掩盖的问题,也先后成为各大品牌的烦恼,尤其是库存难题。从各大运动品牌2011年财报可看出:2008年开始的库存门,如今已经套住了所有体育用品企业,本土五大运动品牌的库存总额超过33亿元,其中李宁独占11亿元,泉州军团分到另外的22亿元。

  奥运分水岭

  三足鼎立之势,在2004年悉尼奥运会已经初现端倪,但真正白热化的短兵相接,还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从大的层面看,是三大阵营在营收数据的超越与反超越;从小的细节看,则是以价格为利器的市场争夺和抢占稀缺资源的品牌大战。

  营收追赶

  综合业界和官方的统计,泉州的鞋服企业市场销售早已超过600亿元。

  2011年财报,安踏89.04亿、361度55.68亿、特步55.4亿、匹克46.5亿,总营收达246亿元;目前暂未公布数据的鸿星尔克实际早已超过30亿元,静待上市的乔丹体育2010年营收逼近30亿元,贵人鸟也超过20亿元;三线品牌诸如上市公司喜得龙、喜得狼、鸿星沃登卡、飞克、野力、美克等营收,早已或马上就要突破10亿元,以及德尔惠等非上市的鞋服公司,其总量超过百亿很正常。

  在2004年分别被耐克、阿迪达斯超越之前,李宁稳居榜首近10年,彼时大众对“品牌”还没太多的认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飞翔的火炬手李宁,也再度点燃了消费者对李宁的追捧,并在2009年以83.87亿元的营收,占据了国内销售的第二把交椅,并在2010年达到94亿元,2011年降为89.29亿元。加上山东的双星、上海的回力等鞋企,泉州军团之外的本土品牌,2011年营收约150亿元。

  外来的国际品牌,耐克的营收超过120亿元,阿迪达斯的营收超过100亿元,加上中国动向经营的KAPPA、PHENIX共计收入20亿元,以及彪马、匡威等加在一起,大约占据250亿元的市场。与泉州军团相反,国际品牌主要盘踞在一、二线市场,在知名度、美誉度等方面占据着优势,但也要提防着无孔不入的本土品牌。


  分页: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