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江,走进一条鞋街,很可能就到了一个村落。晋江大部分地区,务农人口不到一成,有超过60万人生存在造鞋产业链上,总产值超过600亿元人民币。
这个曾经贫困的县级城市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制造财富:2011年胡润富豪榜1000的人名单中,有14人直接来自晋江,几乎全部与鞋服相关,安踏体育的丁世忠家族资产高达145亿,特步丁水波资产达到50亿,匹克许景南家族和361°丁伍号家族资产也分别达到45亿和31亿。
3月初,42岁的安踏体育总裁丁世忠第五次作为人大代表参加“两会”。他说,企业从“微”到“小”,从“小”到“大”,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烦恼。
几乎同时,美国篮球传奇明星迈克尔·乔丹将乔丹体育告上了法庭,指控这家静待上市的晋江知名鞋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使用其姓名作为注册商标。
“山寨”和“傍富”在晋江算不上一个新鲜的“烦恼”。这里不光有“乔丹”,还有“姚明”、“科比”和“阿迪王”。
风光不再
2008年金融风暴后,晋江鞋业的外贸量急剧减少,国外品牌的代工订单向缅甸和柬埔寨大量转移,国内市场则是严重的产能过盛,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金短缺让许多鞋厂老板难以为继。
两三年时间,晋江倒闭的鞋厂已经有几百家。单以财富计算,2010年,丁世忠家族,丁水波、徐景南家族,丁伍号家族的资产还分别为210亿、80亿、68亿和70亿。
“不光是晋江的造鞋业,整个制造行业的黄金时期都已经过去。”一位在晋江从事制鞋行业20多年的鞋厂老总感叹。
据南方人物周刊报道,晋江大大小小的鞋商几乎有着同样的发家史。上世纪90年代前后,运动鞋进入“躺着也能赚钱”的时代,特别是为耐克阿迪代工,让当地人看到了运动鞋市场的财路,鞋生意开始成风。
华侨大学闽商研究中心教授吕庆华认为,福建人的商业基因是在国外播种,后在国内发芽。晋江的第一代鞋商创业者,必然会带有草莽气息。类似乔丹体育用名人作商标的山寨策略,只是冰山一角。这也注定了晋江的鞋商需要二次甚至三次创业,从商人过渡到企业家。
品牌之痒
“乔丹做了很多年了,其实大家质量都差不多,是一个很典型的晋江鞋企,乔丹身上可以看见一批晋江鞋企的影子。只要有耐克,晋江就会有匹克、金莱克、飞克、别克,有锐步就有特步,鸿星尔克的商标也是从美津浓变过来的。”一位当地鞋商说,“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做知名度,先把知名度打开,其他的东西再说,走一步看一步,这种做法开始确实很有效果。”
泉州地区有句俗语,“胆大骑龙骑虎,胆细骑猫骑兔。”花费470万邀请谢霆锋代言的特步,很快创下了单品鞋销售120万双的业绩。安踏的专卖店在2004年达到2000多家,两年后达到了4000家。总资产不过数亿的匹克,将广告打到姚明效力的休斯敦丰田中心,几年时间销售额就突破了10亿。即便是更换过一次姓名的361°,市场占有率也已经跻身国内前五。
吕庆华认为,晋江知名鞋企在树立品牌上可以说取得了很大成功,即使存在盲目砸钱和山寨的隐患,毕竟有了几个全国知名的鞋企,也出了一批优秀的创业家。但作为低端消费品,初始知名度很容易被消化掉,这些企业的后续知名度普遍不足。在产品、服务和企业形象上无法匹配,才是根本问题。
“企业迈过了品牌门槛,就由不得他们停下脚步。”吕说。
资本迷局
与中国许多传统商帮相同,闽商有着子承父业的传统。丁建通之子丁伍号几年前已经完全接手361°。2000年,45岁的许景南把大儿子许志华从华为拉回匹克,匹克进入丰田中心,正是源自许志华的想法。
“晋江几亿、几十亿的企业很多,但再往上走的几乎没有。他们对资本运作有种天生的抵触,尤其是对股票和地产,有钱只会开厂。大多数人的想法是哪怕亏本了,至少厂房机器还在。”一位在晋江做鞋服原材料生意的老总说。他的资产已经接近10亿,但从未考虑过上市,因为“自有资金已经完全够运作,一旦上市企业就是别人的了”,他说如果买地,也只会盖厂房出租。
2007年,安踏以5.28港元的招股价在港交所上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晋江鞋企纷纷进入资本市场,特步、361°、匹克相继在香港上市,鸿星尔克和喜得龙则在新加坡上市。几年时间,晋江与鞋业相关的上市公司迅速膨胀到20余家,如果不是因为侵权官司,乔丹体育今年也将登陆上交所。
到2010年,上市后的安踏、匹克、361°专卖店均已超过7000家。“对于我们行业内的人来说,根本不看他有多少分店,是不是上市公司,只看资金和业绩。”张万泉在泉州经营代工工厂,很多大品牌都是他的客户。他说,一个企业有没有实力,从业内口碑就可以看出,“现在很多上市鞋企资金链存在问题,有些做OEM(代工)的根本不愿意和他们合作,包括原料供应商,都要求他们必须付现钱,只有少数几家资金运作是良性的。”
晋江式转身
东兴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谭可认为,晋江品牌在定位和运营模式上的趋同导致各自缺少特色,企业在能力上差别不大。后起的企业谙熟先行企业的成功之道,只要能把握行业增长机遇,就可以快速追赶。当行业进入调整期,竞争格局固化,导致这些品牌很难产生真正的突围者。
从开作坊、造品牌,到上市和国际化,晋江鞋企几乎都在同一时段完成,企业之间的相互模仿却并未增进老板间的交流。“晋江企业的关系,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交集往来,既没有恩惠也没有仇怨,不像浙江企业喜欢抱团。晋江企业就是各做各的,单打独斗,各找各的定位,谁也不用对方看得起。”一位从事鞋业多年的晋江商人说。
在晋江上市鞋企担任过高管的刘明勇说,“作为家族企业,许多老板已经有了引入外来经理人的意识。但是并不彻底,这些经理人的生存状况不是很乐观,在企业里面放不开手脚,涉及到授权的问题、信任的问题、区域文化的问题,还涉及到一个企业家的观念问题。”
一位鞋企老板意味深长地说:“可能只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穿了衣服谁光着身子。”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