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寻找忠实的技术中坚——珍视创新岗位职责自觉意识在纺织企业蔚然成风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29/2012 16:25:57
编者按:近两天听一业内人士讲到:某企业开年要招收50名熟练缝纫工,可现在只招收到10人,而且还是与其他工厂“竞争”招来的,现在企业技工的宝贵程度都不是业外人能想象得到的,一不小心就被“挖”跑了。与此同时,每个企业也都驻守着一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技工,他们早在“新手”时如海绵一般吸收积攒一线经验,眼下已是不可替代的技术中坚。他们的优势不仅在于技术本身,也在于创新岗位职责的自觉意识,更在于伴随企业一同成长的那份忠诚。

    孙卫国:生产需要随叫随到

  主要事迹:孙卫国经常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出色地完成了车间日常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在进口的“洋”设备面前,针对不适应生产的工艺部件问题,他大胆地提出改进意见,并先后对手动气捻装置、倍捻机等进口设备不合理部件加以改进,不仅能确保满足生产要求,还为公司节约了配件采购资金数万元。

  今年53岁的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技师、后纺车间保全队长孙卫国,在平凡的保全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8年,为了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转,打造国际一流的“SPCC”、“苏丝”品牌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2003年10月,他以精湛的技术和卓越的业绩,经考核被评为助理工人技师,因其技术创新成果显著,2005年又被晋升为工人技师,拥有了给企业奉献聪明才智的新平台。

  他在工作中勤学苦练,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业务技能,可以熟练处理车间生产设备的各类故障,经他维修的设备,都能够较好地满足生产的要求,被大家公认为“免检产品”。

  无论是星期天或是深夜,只要生产需要,他总是随喊随到,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受到了广大员工的好评。

  由他亲手完成的“经纬倍捻横动装置的改进”、“美斯丹手动捻接器过纱装置的改造”等20余项创新项目被公司评为“优秀革新成果”。其中“苏拉倍捻机专用维修工具”技术还荣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对日本客商提供的清纱器底盘,他大胆进行创新改造,其成果让日本客户十分惊叹。大家热情地称他为“保全保养能手”和“技术创新多面手”。

  从事保全的28年来,孙卫国的一项又一项技改成果为企业创造效益200多万元,成为大家公认的“敬业奉献”标兵,还先后数10次被评为公司“模范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先进职工”、“机保能手”、“攻关能手”、“节约能手”等称号。

  分页: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