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冰城网商 淘宝江湖(组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2年2月2日

  哈埠网商正在填写发货快递单据。本报记者 刘达齐摄

  几天前,淘宝网下面的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网络江湖永远瞬息万变。目前,“淘宝网黑龙江商盟”有354家成员店铺,据估计,全省网商数量至少应10倍于此。然而这一数字与南方比仍少得可怜。业内人士分析,凭借高速增长,中国网购市场将在3年后超过美国,领跑全球;哈埠网商在本地发展,或许有更多机会。

  美女店主成长记

  网店的“黄金岁月”

  一整天,沐沐都缩在电脑前,盯住淘宝旺旺和每一笔订单。她身处一个5平方米的小店里面,身后是一排排照片,上面是各种半裸美女。“有人还以为我是卖照片的呢。”沐沐说。

  她卖情趣内衣。照片上的500多个样式,不断卖出,不断更新,始终保持这个商场甚至哈市最新最全的样式。

  沐沐最早卖的商品更贴近她甜美的长相。2006年,大二的沐沐从鞋城批发来白色帆布鞋,画上些卡通图案,“第一次网购成交就卖出去两双。”

  那时她9元进的鞋,画上卡通图案后卖100多元。虽然销量不大,但每月都挣不少。一年后,突然发现同行特别多,再加上南方的批量生产,售价直降,沐沐的“画鞋”生意再无利润可言。

  这时,沐沐家搬到了透笼街附近,她开始转战化妆品。

  2008年被普遍认为是淘宝最好的一年。“只要有东西放在那,什么都能卖出去。”沐沐固定从两三个商家进货,网上下单,她就下楼取货、发货。有时刚取了货,又来一单,她和妈妈包装到手软。

  那时,沐沐妈与卖水果小贩拼命套近乎,以便让他们将水果箱子给自己装快件。但化妆品包装破损问题一直无法解决,产品利润一降再降。碎一瓶,60元就没了。

  实体店的风水轮转

  网店跟所有行业都差不多,人们发现它好的时候就都来干。人多,相互压价,利润就低了。沐沐说,化妆品从辉煌到“挣不到钱”,也就几个月。

  长时间在家做网店,沐沐渐渐变得“说不出话来”,像得了“失语症”。为了改变,她在金太阳商厦租下一间小店铺卖女士内衣,同时还经营化妆品网店和一个代理女装的网店,并给其他两家网店做客服。

  经营女士内衣的小店,租金每天50元。由于小店在走廊最里侧,商品与前面的店铺大同小异,每天销售额只有5元、10元。

  转机出现了。有次进货进了两件情趣内衣,“其实就是带个蕾丝而已”,很快卖掉了。后来多进了些在网上卖。当时“情趣内衣”在淘宝属于倒数三位的纯冷门,小众化味道很浓。

  为了在金太阳商厦卖内衣的店铺里脱颖而出,沐沐到全国各地看样子、联系厂家。现在的供货厂家多达10多个,确保每周都有新款式,样子多到她都闹心。为了在有限空间里多展示样子,照片把墙上衣服都“糊”死了。

  网店与实体店的客户群不同。到实体店买东西的人都“很急”。去年情人节前,沐沐在店里忙得坐不下,站得脚后跟疼。但她感觉这个实体店已经到头了,“上不来下不去”,客户数量已经固定。

  网店被她用来拓展业务。目前这个上线三四个月的女士内裤专业店,网上信用等级已达“3心”。

  理工男人卖女袜数据为王

  淘宝卖家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致富故事:两个人创业开了一家时尚女装店,一不懂技术,二不懂女装,三不懂时尚,但他们英明决定雇两名计算机好手。这两位雇员搜集当季女装“关键词”,拿到“英伦风、蕾丝、皮草”等词汇后,交给买手到香港等地置货。衣服到手后,就批量生产,上线后,这些衣服无一例外地“爆款”。

  徐宁给记者讲这个故事,是想强调“数据”的重要性。这位毕业于佳木斯大学医学系,目前就读于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正与几位志同道合者做一个名叫“袜噻”的网店。他们中有学计算机的,有学自动化的,使得这个团队看上去更像一个科技企业,而非“卖袜子的”。

  此前徐宁做过网店,利用自己的校广播站成员的优势给其他网店配音,间或做一些婚礼视频。

  目前淘宝有两个培训机构,分别是“淘宝大学”和“阿里学院”,徐宁是前者的官方讲师。去年他去杭州培训时曾“远远地看过马云”,留给徐宁的深刻印象是“他像个火星人,想法跟地球人不太一样,很精”。

  “结盟”

  当徐宁遭遇与自己学识接近、都有着电子商务创业想法的几名同龄人后,1个文科生加6个工科生,技术、运营、销售、推广各司其责的一个智能型团队“袜噻”就这样成立了。

  在淘宝,每个新开店铺都有3个月扶植期,期内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和露脸机会。这3个月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新开店铺的存亡。

  为了在3个月内“一鸣惊人”,徐宁等人先是到“袜乡”找合作企业,拿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价格,随后“袜噻”进入封闭测试阶段,如第三方软件TP、通过访客率的UV、PV值看访客深度等。“袜噻”预计在今年初上线,与淘宝上千家女袜店竞争。

  “三剑客”跨界合作

  共享资源

  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的邓晓光,学的是电子商务。上大学时,他已将闲置的个人收藏放在Ebay(易趣)上销售,毕业后转战当时风生水起的淘宝,并迅速拿下一家大厂的瑜伽、舞蹈用品黑龙江总代理。去年10月,他在淘宝经营的店铺被北大荒集团看中,后者请他负责北大荒九三、亲民、大什等系列产品的网上销售,并在“淘宝”外开设专门网店和实体店。

  曹杨经营的“纤纤福地”主营韩国化妆品,当年他在店铺销售本地化妆品达到“3钻”时,成功转型,通过韩国代购在专卖店连续一周的疯狂扫货,惊动了该品牌总公司销售主管,由此谈下了一个网店与韩国国内专柜持平的销售价格,曹杨说这个价格是“黑龙江最低”。

  王宏伟则依托姐姐的服装厂,独辟蹊径开了一间经营“大码女装”的灵秀坊。姐姐从开始质疑“谁会在网上买衣服”到后来熟谙网购市场,认准穿大码女装人士的“高忠诚度”,做出不少“爆款”。许多南方客人都寻到他的店,购买在当地“一衣难求”的大码女装。

  这三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在黑龙江商盟几百名会员里是“老人家”。作为“成熟人士”,他们摒弃了淘宝卖家相互倾轧的做法。合作的第一件事,是他们仨和另外一个店家共同租赁了一间摄影棚,买了10万元装备,不仅拍摄自己的商品,也让其他网店共享资源。

  “养成计划”

  作为北大荒集团的唯一网店,邓晓光资金、货源均充裕,实体店又起到补充作用。农垦系统从新疆兵团调来哈克苏苹果,邓晓光的“限时达”可做到鲜货当日配送上门。

  目前,三人致力于引领哈埠的同城快递业。邓晓光希望北大荒集团的网店最终可以做到同城购物免递送费,“用几个强势卖家把快递公司带起来。”曹杨坚信只要油价一直涨,同城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同样价格的商品,上海的快递费是15元,哈尔滨是5元,你买哪个?”

  曹杨的客户三分之二是哈尔滨本地的。他发现,我省网购总量虽远不及一线城市和杭州等地,但人均消费却靠前。这意味着“坐住本地市场,才能持续发展”。

  哈埠网商

  路在何方不要“闭门造车”

  曹杨在上海时,参加过一次“淘宝上海皇冠俱乐部”聚会。“轻轻一码,就来了1000来位皇冠店主”,那阵势之大让曹杨心悸。在黑龙江,商盟才354家成员,而上海最大的网商社区“上海之家”有5万多会员。

  在淘宝总部所在地杭州,所有跟网商有关的东西都形成了产业链,“直通车托管、运营托管、美工、客服等等,做网店需要的一切都可外包出去。”曹杨说。

  相比之下,黑龙江的网商大多还处于“闭门造车”阶段,就连商盟也显得“结构松散”。一些做得好的网商,不愿将经验分享给大家。曹杨在杭州参加网商聚会时,发现每人都把好的货源、经验、技巧拿出来分享,同时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

  邓晓光、曹杨、王宏伟都认为,网商已过了“单干”时期。不光个体网商越来越多,很多线下店家也到网上抢资源。

  王宏伟到杭州学习,“两天课程3600元,不便宜,北京一个两钻小店居然去了3个人。”这个店是一家服务企业开的,而这企业一年前还没触网。如今,该店的6个设计师每天出新款,聘了20多个客服,虽然一天10件商品都卖不出,但不算库存已投入了200多万。王宏伟说,“线下企业往线上冲就这么猛,不火人家就继续砸钱。”

  淘宝,一个江湖

  有人将淘宝看作一个江湖,有江湖就有规则,就需要大量学习。

  王宏伟是淘宝黑龙江地区“直通车车友会”会长,“直通车”就是淘宝页面右侧和底边的“推荐商品”,需要交费。使用得当,有效购买会突飞猛进;若不会算计,也可能血本无归。

  目前,哈尔滨经常使用“直通车”的卖家只有四分之一。显然,哈埠大部分网商的现代经营意识并不强。

  “不学习,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曹杨说,这些年,网商有死在“闭门造车”上的;有死在供应链上的;还有死在“卖得好”上的,比如“光棍节”一下子卖掉3000件却发不出去货,投诉过多被迫关店。

  与其他团队的合作,在南方网店发达地区,政府也会给予扶持政策。

  浙江任何一个网店的办公地点都可能是居委会提供的场所,每月还有补贴。比如宁波,每雇佣一人,社区都给300元补助。淘宝第一卖家“柠檬绿茶”,在浦东开发区的办公楼里有4层是免费用的。南方许多城市都有专门为网店提供的产业园区。

  区位,是劣势也是优势

  不是原料地,不是生产地,也不是主要消费市场的所在地,决定了在哈尔滨开网店成本高、发货时间长,难有竞争优势。

  曹杨说他如果去了江浙沪一带,现在的3皇冠可能早变成5皇冠。不过现在他更倾向“坚守本地市场”,因为南方消费市场已基本固定,机会不多,而本地市场在高速成长。据最新数据,哈尔滨城市居民人均网购支出是上年同期4.1倍,高于全国的网购增速。

  在本地做大后,曹杨没过上更舒服的日子,而是“都想去卖血了”。做得越大资金链越容易断,而且全国购买力非常分散,东北人进入冬季皮肤要补水了,海南人还防晒呢,导致商品压货很多。他的目标是把量控制在一个基数上,坐住本地市场。

  王宏伟更倾向去南方开分店。女装是淘宝第一大类,利润最高竞争也最激烈。在北方开网店,原料和物流都掣肘,将来“肯定要南北两地做,在南方开分厂、建仓储”。

  显然,成也区位,败也区位,这是哈尔滨网商面对的最大纠结。如果政府的有关部门能向南方的“同行”们学习,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优惠措施,把这些网商更多的留在本地,既可增加本地就业,还可对本地产品的外销、地方品牌的推广及当地物流仓储行业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众多哈尔滨网商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