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代表学术以及行业发展最高荣誉的2011年度桑麻纺织科技奖获奖项目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获奖奖项相继颁出,其中多项纺织机械研发项目榜上有名。这些装备、技术涉及棉纺织、化纤、针织、纺织仪器等领域。与进口产品相比,获奖设备代表了当前纺机行业的最高制造水平,具有很好的价格优势和经济、社会效益。
我们可以发现,本次获奖的纺机项目大多已经进入了产业化应用的阶段,其中既有打破国外技术与装备封锁的万吨级国产化PBT连续聚合装置,又有单线产能达到国际一流规模,综合能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日产60吨国产化连续固相聚合、高性能涤纶工业丝纺丝成套设备与工艺技术等项目,推进了化纤装置的大型化、系列化、自动化和高效化进程。无锡宏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高速弹力丝机结束了我国化纤高新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满足了差别化纤维对生产设备的需求,促进了化纤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纺机行业的科技进步。
从获奖情况来看,国产棉纺设备的技术进步飞快。比如,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JWF1418A型自动落纱粗纱机,提高了国产粗纱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全面提升了粗纱机的整体技术水平,实现了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粗纱机的升级改造,促进了传统纺织业的产业升级。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JWF1209型梳棉机打破了国外纺机制造商对高档梳棉机的垄断局面,对纺织厂减少万锭配台、节省占地面积、减少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效果。
此外,针织设备也实现了不少突破。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推出的E2178型高速拉舍尔经编机、福建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HGM63/1全电脑多梳栉提花经编机,打破了高档经编设备由国外公司长期垄断的市场局面,为下游纺织企业提供了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设备保证。
我们相信,这股纺机力量必将为纺织服装、面料等下游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升级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也必将对我国纺织行业结构调整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 高速拉舍尔经编机
所获奖项:2011年桑麻纺织科技奖一等奖
完成单位: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周孝文
项目内容:该项目所有成圈运动的四连杆机构的曲柄结构采用曲轴,并采用先进的压力油强制润滑,与曲轴配合的轴承采用巴氏合金的滑动轴承;编织元件采用性能优良的复合针——槽针技术配置;运动部分的的连杆、摇杆机构均应用了高强度的轻质合金材料,质量减轻了2/3左右;针床采用大截面中空型镁合金型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刚度;导纱针设计圆滑过渡,表面镀硬铬,没有任何锐利的边缘,具有高质量表面;采用高速特性曲线的编花凸轮控制梳栉导纱编织,运用了传动比为24:1的偏花蜗轮箱传动,动力特性好,振动小,运行平稳,生产高效和节能;采用了电子送经、电子牵拉、电子卷取等技术,在更换送经量、牵拉密度和卷取密度时不再需要更换变换齿轮;配置了压力油恒温自动循环控制系统,有力地保证了机器的24小时高速运行;利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对曲轴传动进行了动平衡的计算。
技术特点:该产品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产品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了具有先进水平的性价比好的经编机。
产业化进程:E2178型高速拉舍尔经编机于2010年6月通过了湖南省新产品技术鉴定和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同时被评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品。E2178型高速拉舍尔经编机目前已经实现批量生产,目前,订货合同已签到2012年年底。
2 JWF1418A型自动落纱粗纱机
所获奖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完成单位: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该项目通过内置式自动落纱系统,发明在粗纱机上从锭翼两侧自动取满纱放空管的落纱形式,实现粗纱机从落纱到换管、生头、开车的全自动纺纱;通过“空满管交换装置”独有技术,实现粗纱机上的满筒粗纱和粗细联输送系统上的空纱管进行交换并实现粗纱,空管自动输送;取消了传统粗纱机锥轮变速、成形、差动等机构,采用四台电机分部传动,实现了四台电机之间的同步控制;采用ARM嵌入式系统和DSP系统进行主控,人机界面采用windows CE操作平台,具备完善的在线故障诊断、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等。
技术特点:JWF1418A型自动落纱粗纱机的研制成功,提高了国产粗纱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全面提升粗纱机整体技术水平,实现了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粗纱机的升级改造,促进了传统纺织业的产业升级。
产业化进程:该项目在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生产试验,在无锡经纬公司建立了生产示范线。
3 万吨级国产化PBT连续聚合装置
所获奖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完成单位:江苏和时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
项目内容:该项目通过研究开发国产化纤维级PBT生产装置和技术,解决聚酯产品同构性矛盾突出,产品的差别化率低,附加值低,PBT国产化技术滞后的问题。该项目研究开发的万吨级国产化纤维级PBT连续聚合、纺丝软硬件成套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申请1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具有流程短、投资抵,能耗低、环保等特点,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技术适用于高品质纤维级PBT切片和PBT纤维的工业化生产,生产工艺稳定,重现性好,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特点:该项目立足于国产设备研发,通过酯化缩聚工艺技术优化、副产物回收技术研究、自动化控制技术配制、专用纺丝组件设计制造和纺丝工艺技术优化,形成完备的万吨级国产化PBT连续聚合和纤维生产工业化生产线,实现纤维级PBT切片和PBT纤维的稳定生产。
产业化进程:该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具有很好的价格优势,自成果转化投入生产以来已大量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7年,国内首条PBT树脂切片生产线顺利投产,当年实现产能2万吨。2011年经过不断改进完善,江苏和时利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二条PBT 树脂切片生产装置调试成功并顺利投产,而且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大幅提高。
4 涤纶超细纤维高速弹力丝机
所获奖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完成单位:无锡宏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内容:该产品整机丝路设计围绕加工单丝纤度0.3≤dpf<0.5的涤纶超细纤维设计思路,保证超细旦丝质量。其自动生头技术操作简单、维修方便,解决生头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生头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多支承大罗拉结构或单锭单电机传动的导丝盘式牵伸装置适应高速运行,增加一档W2X以适合超细纤维仿制时,工艺参数调节灵活。
技术特点:该产品是供后道织造的高附加值产品。项目主要通过对涤纶超细纤维加弹机整机丝路、加热技术、新型卷绕技术、自动生头技术、自动落筒技术、假捻器单锭传动技术、单轴单电机传动系统、在线张力监测系统以及先进的电脑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和系统进行自主研发,设计研制新型的加弹机,用于生产单丝纤度为0.3~0.5dpf的涤纶超细纤维,是弹力丝机的高端产品,结束了我国化纤高新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满足差别化纤维对生产设备的需求,可替代进口,节约能耗,节省投资,促进化纤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纺机行业科技进步。
产业化进程:2011年该设备的产业化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新产品的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增加,实现了以产品结构调整转型带动市场结构调整转型的目标。
分页:1 2 下一页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