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代尔、涤纶、竹纤维、莱卡、发热腈纶……如今,市场上衣服的品种越来越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直教消费者大呼看不懂,想要买件纯棉的内衣似乎越来越难。不少消费者反映,市场上不少纺织品,如内衣、袜子、床上用品乃至婴儿用品的含棉量在悄悄降低。事实到底如何呢?近日,记者走访了南京市街头的一些超市和专卖店一探究竟。
内衣:专卖店难买纯棉内衣
天气逐渐转寒,棉毛衫、棉毛裤的市场又火起来了。在各大超市和内衣专卖店里,选购棉毛衫、棉毛裤等内衣的人络绎不绝。
记者来到瑞金路上的金润发超市,发现一款标注了“纯棉”字样的内衣被摆在显著位置,前来选购的市民不在少数。货架上,记者发现标注了“纯棉”字样的内衣品牌除了三枪,还有大拇指、乐融以及A&B三个品牌。其他更多的是添加了氨纶、锦纶等化纤材料的内衣。这些内衣摸起来比纯棉的更薄,也更修身,价格也比纯棉的贵了好几十元。
随后,记者走访了瑞金路上的婵之云、依之妮等五家内衣专卖店,发现在这些店里很难找到纯棉内衣。一位营业员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的纯棉内衣已经很少了,基本上都添加了莱卡、锦纶等材料,“纯棉的衣服容易变形,洗几次,领口、袖口就松了,穿的时间不长。现在的内衣不可能有全棉的,只有含棉量的高和低之分。”
袜子:含棉量最高仅在86%
对于爱出脚汗的人来说,穿棉袜是最好的选择,棉袜吸汗,不容易臭脚。记者在金润发卖袜子的货架前将每个品牌的袜子都看了一遍,没有发现一双全棉袜。包装上标注为棉袜的,含棉量最高也仅在86%,其他大部分含棉量在24%-46%之间。大部分的袜子都添加了涤纶、氨纶、聚酯纤维等化纤成分。而女士爱穿的丝袜、船形袜、打底袜基本100%是纯化纤材料制成。
婴儿用品:填充物100%聚酯纤维
在为婴儿选购用品时,父母们都特别注重用品的材质,对纯棉材质的特别偏爱,一位年轻妈妈告诉记者,她给宝宝买用品时尽量买纯棉的,“因为纯棉的柔软、透气性好,对宝宝的皮肤好。”
一家婴儿用品专卖店的营业员告诉记者,今年纯棉制品的婴儿用品价格有所上涨,像婴儿睡袋、棉被、保暖衣、内衣等价格都涨了。记者走访了Lesphant等三家婴儿用品专卖店,发现婴儿用的睡袋、棉被的面里基本上都是纯棉的,但是填充物都是100%聚酯纤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涤纶。
而婴儿内衣的品种则多一点,既有纯棉的,也有添加了竹纤维的,还有彩棉的。记者发现,成分不同的婴儿内衣在价格上相差并不是很多,纯棉的价格稍微低一些。
床上用品:全棉材质比重下降
随后记者又走访三家床上用品专卖店,发现现在床上用品的材质变得多起来了,全棉材质的比重在下降。四件套从低档的一两百元,到高档的两三千元都有。有一种材质是全棉加磨毛的,在记者走访的几个专卖店中,这种材质的被套价格最高,摸起来也比全棉布料更柔软。
一家床上用品的营业员向记者介绍,现在有不少家庭在选购床单时会买珊瑚绒的,这种面料质地细腻、手感柔软,而且不起球,价格也就是在100元上下。
记者了解到,珊瑚绒吸水性能出色,是全棉产品的三倍。对皮肤无任何刺激,不过敏。外形美观,颜色丰富,是国外刚刚兴起的棉质浴袍替代产品,主要用于睡袍,婴儿制品,童装,服装内里等。
专业人士:贴身穿最好选纯棉的
“纯棉的穿起来舒服,但洗几次就变形了,其他面料的不容易变形,但又怕对身体不好。”市民刘女士说,她看到有新闻说,化纤材料都是石油的衍生品,“这样的材质不是纯天然的,是不是对人体不好?”
就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所业务部的部长庞倩。她告诉记者,化纤材质的成分其实都是很稳定的,只要是国家相关规定允许就是安全的,“不能绝对地说纯棉的就是好的,化纤的就是坏的。只能说纯棉的比化纤的更生态,它没有经过后天的加工。”
庞倩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的内衣品种很多,添加了莫代尔、氨纶等化纤材料的衣服比纯棉的弹性好、更贴身,且不容易变形,“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而纯棉的衣服柔软性和透气性好,更天然,但是却不贴身,容易变形,“年轻人觉得不时尚,不好看。”
“所以纯棉的和化纤材质的各有优缺点,它们的功能性不同,就看消费者怎么选择。”庞倩说,内衣的含棉量下降也是市场需求所致,现在的消费者对美观、时尚的追求度越来越高。
对于有消费者担心穿化纤的衣服对人体不好,庞倩这样说道:“对纺织品过敏都是因人而异的,人体的PH值各不相同,有些人穿纯棉的也会过敏。”但是庞倩也提醒消费者,贴身穿的衣物还是纯棉的最好,“毕竟它是纯天然的,不像化纤材质经过后天的提取加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