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依靠风投过日的鞋类B2C来说,物流是一个劫。
11月18日,优购网上鞋城宣布,从今年11月起,将与凡客旗下的如风达快递合作。如风达将为优购在北京、上海提供配送服务,未来,合作将拓展到广州、成都等地区。
电子商务是自建物流还是选择第三方物流,一直是个两难问题。在主要鞋类B2C企业中,好乐买与乐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配送都是当日到达。
“鞋类B2C是不赚钱的生意,大家熬着,纯靠风投的钱。”乐淘网副总裁陈虎坦言。据了解,物流成本占整个鞋类B2C客单价的10%。
B2C物流竞赛
无论是自建还是通过第三方,鞋类B2C都将用户体验摆在了首位
由于市场竞争导致对用户体验的追求,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与如风达合作后)我们将具有和凡客一样的配货速度,北京、上海24小时到达,北京地区一日两送。”11月21日,优购网上鞋城CMO徐雷表示,顾客在优购网上鞋城下订单后,如风达会到其公司的库房取货,然后利用如风达的现有配送体系进行配送。
他认为,这会大大提高顾客的购物体验,并节省自建物流的巨大成本投入。
至此,在一线城市,鞋类B2C的物流竞争进一步深入。其中,乐淘在北京、上海、广州的仓储中心都达到1万平米,在成都的仓储中心有3000平米左右。而今年3月,好乐买宣布在全国建立5万平米的仓储中心,其中北京的核心仓储中心达到1万多平米。
仓储是后台,物流是前台。后台的准备正是为了前台的较量。今年,好乐买宣布从10月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四个城市开始用自建物流渠道来进行配送。好乐买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到明年,其一二线城市全部使用自建物流服务。
而目前还正加大与如风达合作的优购则表示未来“会考虑自建物流”。乐淘副总裁陈虎明确表示,“乐淘不会自建物流。”
无论是自建还是通过第三方,鞋类B2C都将用户体验摆在了首位。“现在电商必须有很好的用户体验,这其中配送速度是核心。”派代网分析师李成东表示。
当然,即便与如风达的优质快递合作,未来,优购也不一定能够在用户体验上打包票。据了解,在凡客的整个营业额上,如风达提供的服务占50%,另一半的服务凡客还是通过第三方服务来提供。
亿邦动力网总编辑贾鹏雷认为,凡客一直在做用户体验,凡客是一个品牌,未来凡客上会有除服装类以外的产品。未来,如风达可能都不能够满足凡客自身的物流需求。那么,如风达也没有太多能力给其他厂商提供快递服务。
“这是B2C行业的军备竞赛。好乐买自建物流是为了提高鞋类B2C的准入门槛,提高与其他厂家的差距。”贾鹏雷认为。
“用户对鞋子的送货速度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并没有要求当日达或次日达。”贾鹏雷认为,无论是自建自物还是通过第三方物流,这样的竞赛会惯坏用户,让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两双鞋”模式推高成本
物流成本约占客单价的10%
“在中国的比价环境下,送两双模式没钱赚。”乐淘副总裁陈虎说,“两双鞋”活动让B2C无利可图。
据了解,“两双鞋”政策目前得到鞋类B2C的默认。用户在网购时如果对尺码不确定,可以货到付款的方式同时订购两双鞋。收货试穿后,只留下合适的尺码,另一双则由配送员拿回,其中产生的所有费用由B2C厂家承担。
“物流成本约占客单价的10%。”陈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每双鞋同城快递的成本价是10元,两双是20元,退一双回来,那么来回的快递费是30元。而如果两双都退,那么快递费用是40元。对于异地每双鞋的配送成本是十多元,送两双的快递价格是30多元,退一双回来的快递费有近50元。如果两双都退,来回的配送成本就是70多元。
“现在,鞋类B2C都赚不到钱,钱都给物流配送赚了。”一位业内人士苦笑地告诉记者。
目前,好乐买的客单价是350元,乐淘的客单价是200多元。明知道多送一双鞋,就少赚钱,甚至赚不到钱。但为了吸引用户,一般用户订两双,这些商家都会满足要求。
不仅如此,由于尺码与颜色的不同,未来鞋类B2C还会继续强化“两双鞋”政策。据了解,在尺码与颜色上,好乐买未来会推出更多的服务,如,同一尺码,给用户配不同的颜色;同一颜色,给用户配不同的尺码。
与其他B2C不同,鞋类B2C的用户不会频繁购买同一种样式的鞋子。这意味着,鞋类B2C需要不断地获取新用户。而现在,获取新用户的成本不断升高。
“鞋类B2C最终拼的是品类丰富度。”贾鹏雷认为,物流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瓶颈,对于垂直类的B2C来说,更重要的是打通产业链。
“品类丰富是关键。”陈虎也表示,只有提高物品的丰富度,老用户才会形成购买黏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