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绣娘 远去——工业机绣时代手绣生存状况纪实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8月26日

  编者按:

  在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里,手工绣曾经灿若辰星,辉煌一时。豪门贵族小姐“畴女红”,上流社会的女人甚至把掌握一门绣花技艺作为有教养的表现,并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绣娘传奇。然而,当时针转到工业大时代的轮盘,四大名绣的光辉突然被机器的轰隆声所湮灭,至少从表象来看,工业机绣,这个1920年代才传入中国的绣种,正在以势如破竹的劲头一步步蚕食手绣的生存空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撞击,在手绣与机绣之间展开了较量。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尺度如何把握?艺术与商业之间的轻重又如何拿捏?

  而当我们深入走访苏绣和湘绣这两大名绣的故乡之后,一些藏在表象之下的问题开始被发掘,每当传统文化面临传承困境时,大师常常被视为拯救它的救命稻草。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年轻人已经对手绣失去信心,大师如何能再产生?如果手绣一直躺在它过去的辉煌里不思创新,一旦失去市场,又如何能传承?

  一代湘绣大师的“孤独”

  绣在红尘:高价手绣只能回忆

  从江苏镇湖到浙江诸暨 六百里绣乡为谁愁?

  潇湘名绣渐行渐远 沙坪绣业复兴步履维艰

  从个体绣坊到新兴产业 一个镇手绣如何走?

  青竹湖跳离技术层 新思维经营老手艺创牌

  刺绣 没落贵族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