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身份造假事件并非个例
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报道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人们对 “洋品牌”真实身份的猜疑。从服装、化妆品、奶粉到箱包、建材,起着“洋名”的品牌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近日,记者对我市服装市场进行了调查采访,结果发现“假洋鬼子”同样数不胜数。
市场:“假洋鬼子”占半壁江山
记者走访我市多家高档商场发现,起了“洋名”的“洋品牌”占了市场的大半份额。其中,除了一些人们较为熟悉的国际知名品牌外,更多的是五花八门,闻所未闻的“洋名”,以汉字作为品牌名称的反而较少。
从事服装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李先生告诉记者,“达芬奇现象”在服装行业内十分常见,目前市场最少一半以上的中、高端服装都是“假洋鬼子”。其品牌的实际情况,就是在国内注册一个外文商标,然后找个小工厂一加工,就号称是进口品牌。因为听着“洋气”,其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李先生说,比如,与杰克琼斯并肩的“马克·华菲”是众多“潮男”喜欢的品牌。除了剪裁新潮,色彩别致,“意大利出身”也是男士喜欢的原因。但是近日,不少马克·华菲的忠实“粉丝”却看到网上不断有质疑其血统的爆料:马克·华菲其实是男装品牌七匹狼的“兄弟”,七匹狼的产地是福建,属于一个百分百中国原创的本土品牌。
记者致电马克·华菲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是七匹狼下属的全资子公司,‘与狼共舞’、‘港士龙’和‘马克·华菲’都是七匹狼的副品牌……”
消费者:“假洋品牌”让我很受伤
得知不少国内服装是打着国外品牌销售时,不少消费者都认为:这是挂着外国的牌子来欺骗中国消费者。市民杨女士告诉记者:“经常到高档商场买衣服,虽然价格相当贵,但觉得是国际品牌,穿着显得有档次,所以还是愿意掏钱购买。如果是国内的新牌子,我觉得这个价钱就太高了。”同样热衷“洋品牌”消费的乔女士认为,监管部门应该对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进行查处,否则消费者“太冤”。
市民马先生则认为,这些公司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精明,购买服装更看重款式和质量。就消费者对“假洋鬼子”品牌的种种不满,省服装协会秘书长助理梁君威称,“假洋品牌”的存在实际上是消费需求的结果。部分消费者很崇洋,看不起国内牌子,商场在招商的过程中,也倾向于洋货。而且,只有沾上“洋味”,商品才能卖得起价钱。据透露,同一条生产线,同样的工艺、面料生产出来的服装价格,只要宣称是洋牌,价格就会高出一倍以上。
专家:多点中国味,少点“洋牌子”
“这些‘假洋鬼子’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国内品牌,无非是取了个洋名字而已。实际上,就算是真正的‘血统纯正’的国际品牌,其产品加工中的很多环节也是在国内完成的。这些衣服在香港制成成衣后,运到意大利、法国或西班牙等时尚聚集地,就成了国外大牌。”梁君威称。“所以,即使是真洋鬼子,其中也有部分加工环节放在中国。”
梅园百盛的一位资深管理人员表示,要想跳出“国外品牌”这个消费怪圈,除了政府进行有效的监管外,生产“假洋鬼子”的企业也要考虑打造属于自己的知名品牌,也就是说,不要老想着起个外国名字“拉大旗作虎皮”,而要从中国的文化底蕴出发,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名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