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棉花现货、期货价格屡创新高时,人们再次将目光转向了化纤行业。而这一次,不仅仅因为在价差作用下,化纤中的涤纶短纤、粘胶短纤与棉花具有相互替代作用,更因为业内希望找到一种长期途径,既能弥补日益紧缺的棉花资源,又能满足消费者的“棉花”情结。由此,化纤“超仿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未来,棉制品就意味着高档品甚至奢侈品;在地缘危机的刺激下,国际油价有可能涨至200美元/桶……这些看似“危言耸听”的话却揭示出一个现状:资源日益趋紧,高成本困扰将成为一种常态。
化纤“超仿棉”
当棉花现货、期货价格屡创新高时,人们再次将目光转向了化纤行业。而这一次,不仅仅因为在价差作用下,化纤中的涤纶短纤、粘胶短纤与棉花具有相互替代作用,更因为业内希望找到一种长期途径,既能弥补日益紧缺的棉花资源,又能满足消费者的“棉花”情结。由此,化纤“超仿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超仿棉”热潮
顾名思义,“超仿棉”是指既与棉花相仿,又要超过棉花。简单地说,“超仿棉”纤维既要具有棉花吸湿排汗、穿着舒适等特性,还要具备耐磨、高强度等优点,甚至要根据需求添加抗紫外线、阻燃、抗菌等功能性。当然,现阶段最好价格要低于棉花。
化纤仿天然纤维早已不是新鲜的事情。多少年来,化纤仿毛、麻、丝的产品层出不穷。时至今日,雪纺纱是化纤仿丝绸的杰作,人造毛皮是腈纶仿毛的典型代表。而且,化纤仿真已经从仿、高仿阶段,逐步过渡到超仿真阶段。
然而,化纤仿棉一直没有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由行业发展的阶段决定的。化纤仿真产品得到大范围应用的前提,一是具有天然纤维的特性但价格相对便宜;二是被仿的天然纤维属于紧缺资源,需要弥补产品。以往,化纤仿棉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但是,在“高成本”时代的倒逼下,“超仿棉”成为整个纺织行业迫切的心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近日召开的针织工业协会理事会上就指出:“针对棉花稀缺的情况,化纤可以发展超仿棉,达到棉花的性能并超越之。而棉花等天然纤维则主要发展中高档产品,甚至奢侈品。”
事实上,日本早在20多年前就对超仿棉化纤及纺织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具备了成熟的工艺技术,国内则从2005年开始逐渐发展,近两年达到一个新阶段。
2010年,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的重大科技支撑项目——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与中国化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的企业共同进行研发推广。该项目计划建立或改造超仿棉聚酯纤维纺丝示范线4条、聚酯连续聚合示范线2条、PTA过程强化示范线1条、纺织、染整、织物生产示范线8条。通过技术成果的示范和推广,推动超仿棉聚酯纤维及其产品的产业化。
现阶段,超仿棉的技术难点在于,仿真产品在手感、回潮率等方面与棉花仍有差距,尤其是聚酯长丝仿棉难度更大。这些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舒适度的指标如果难以达到,超仿棉的扩大应用就存在问题。在去年举办的功能性家纺论坛上,在近期召开的针织协会理事会上,化纤、棉纺等原料行业的代表,都曾与下游一起,共同探讨超仿棉的开发难点与趋势。
纺科院承担的超仿棉项目,目前攻关的超仿棉聚酯品种主要分为高亲水、亲水细旦和易染色三类。这三类长丝和短纤维产品的开发,基本涵盖了实现超仿棉的关键共性技术。除了纤维功能的开发,超仿棉聚酯产业化技术开发的重点还在于,在工业化连续聚合纺丝装置上,通过高比例改性组分的稳定添加、可控聚合,实现高功能聚酯纤维的产业化。如果顺利推进,超仿棉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有望替代百万吨棉花,能够有效缓解纺织产业对棉纤维的需求,同时促进聚酯涤纶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
然而,另一个问题还在时刻警醒着化纤行业,那就是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