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合泰招工市场,难觅年轻人踪影。有老板透露,工厂里70%的工人年龄在30-50岁;市场方表示,市场群运营、销售、管理类人才,缺口近5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无意从事这一行业。株洲的服饰行业渐显后继无人的忧虑:年轻人怎么都不来了?
来找工作的女士被近十家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围住,她不知该如何选择。
加工企业:
老手退了,年轻人不来了
在株洲开了6年服装厂的卞老板最近有点烦。厂里几个50多岁的老工人回家了,岗位缺人,他只得去招工市场招人。不过,他发现招工市场上连30-40岁的中年人都少见,年轻人几乎不见踪影。
卞老板厂里有20多个车衣工,20多岁的只有一两个,其他工人年龄在30岁至50岁之间。“现有的老工人,做到50来岁基本上不愿意做了。招的学徒,学熟练了立马走人。”卞老板说。
“年轻人都不来了,整个行业都是这样,中年人占了70%。”一自称有100多名工人的服装厂老板向记者倒苦水:“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都不愿意学这一行。这样发展下去,工厂怎么办?”
销售企业:
人才缺口近5成
后继无人的忧虑,也蔓延到了株洲服饰行业的销售环节。2月26日,芦淞服饰城步行街举办大型招聘会,80家招聘单位设台,到上午12点,大多数招聘单位只收到屈指可数的几份求职意向表。一家有两千平方米卖场的母婴品牌销售商,一上午只收到了2份求职意向表。
据芦淞市场人才服务平台负责人周晓维介绍,市场群对运营、销售、管理人才需求最大,现在缺口近五成。这类工作需要有一定学历的年轻人来从事,但现状是,来求职的多是40-50岁的下岗工人或进城务工人员,这类人大多数只具备从事物流、保洁、仓管等工作的能力。
1991年出生的小陈往青藏绒服饰有限公司投了求职意向表。“我想做简单的工作,一月4天假是一定要有的。8小时工作制,不能加班。工资要在1800元以上。”小陈说。
小陈的面试官刘经理摇了摇头,神情很无奈。“80后要求高待遇,90后先问上班时间”,这是刘经理对年轻的求职者们的第一印象。“工资要求2000元以上;工作时间一定要朝九晚五,不愿加班;周末要放假,还要双休。”刘经理说,这些要求在民营企业为主的服饰行业是很难满足的。
年轻人为何渐行渐远?
卞老板也时常反思,为什么工厂吸引不了年轻人?
服装加工是微利行业,无法给从业者高福利是最主要的原因。卞老板说,他们生产一条裤子,赚2元钱,上衣多点,能赚10元。如此微薄的利润,即便老板想要拿出高待遇来挽留、吸引员工,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微薄的利润让工厂只能靠量取胜,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来达到大量生产。卞老板介绍:“工人上班时间一般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工人们自己也明白,不上这么长时间的班,他们根本没什么收入;事实上,服装厂现在月薪开到了三四千,都以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为前提。”
有招聘负责人表示,以牺牲时间和精力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的做法,与现在年轻人的想法是格格不入的。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不喜欢从事高劳动强度的工作。随着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也在提高,求职的首要要求就是签订劳动合同。
但现在,株洲服装加工行业,低劳动合同签订率是个公开的秘密。26日,记者在招聘现场采访了十余家用工单位,没有一家单位表示会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
“不签劳动合同,工人的权益无法保障,他们对工厂也没有归属感。”荷塘区劳动局局长刘胜勇说,一些拖欠工资的行为,让服装行业从业者的信心更加受挫,工人稳定性差,流动性大。追求行业前景与自身福利的年轻人,更不会喜欢这种工作状态。
周晓维更愿意从就业观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年轻人的就业观不一样,他们更愿意自己当老板。”周晓维说,从去年4月份起,市场群举办了淘宝大学株洲培训平台,到目前为止,培训的1600人中,自己开店的占到半数以上。
如何吸引、留住人才,已成为整个株洲服饰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刘胜勇表示,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对口培训农民工是劳动局首选的措施。而周晓维则表示,他们会满足市场群用工双方的要求,继续推行职业培训。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