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服装企业战略转型 宁波帮:纠结的升级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15/2011 18:12:00   来源:中国企业家

   服装、地产、投资,李如成的精力仍然是分成了3份

看起来,李如成正在回归主业

郑永刚时刻不忘强调自己在做投资

  如果说七匹狼的转型升级是暴风骤雨式的,那么宁波帮的代表企业雅戈尔则纠结得多。

  雅戈尔品牌男装老化程度,让这些年忙着地产和投资的李如成有些着急。尤其在80后消费者眼中,雅戈尔似乎已脱离一线品牌行列,只适合40岁以上的男人。数据显示,雅戈尔近年来溢价能力下滑,仅主打产品衬衫的营业利润率,就从2006年的50.23%下滑至2009年的29.37%。

  “去年一年,董事长亲自主导推动服装业务的产业升级。几乎所有的销售会议,他都参加了。”一位雅戈尔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说。看起来,李如成正在回归主业,希望重振雅戈尔的服装业务,再续辉煌。果真如此吗?

  2010年,雅戈尔在投资上依然动作频频,先后掏出合计高达55亿元,认购多达10家上市公司的非公开发行股份。而近期在杭州举办的一场土地出让会上,雅戈尔再次凶猛出手,包揽杭州申花区域的两幅地块,总价24.21亿元,刷新纪录。事实上,2010年一年,在地产宏观调控下,雅戈尔的拿地势头依旧活跃。

  这也意味着,李如成的精力仍然是分成了3份,服装只占1/3。这就不由得让人们担心:其他企业家一门心思转型都很难成功,更何况“不专一”?

  不过,跟前几年相比,李如成2010年在服装上投入的精力确实多了。“普通衬衫是80织,雅戈尔的面料能做到300织,摸起来像丝绸,价格卖到两三千元一件。”2010年年初,在雅戈尔全球首家汉麻世家专卖店—宁波海景店开业活动上,李如成骄傲地介绍雅戈尔的研发实力。李甚至笑言自己得了“麻风病”,经常一股脑地钻研汉麻。

  2010年,也的确是雅戈尔在服装上发力的一年。在当年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雅戈尔一口气推出了五大新品牌。而这些品牌正建立在雅戈尔“优化产业链”的基础上,“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成衣,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李如成说。此前雅戈尔效仿国外企业,按颜色划分,一口气推出金色雅戈尔、绿色雅戈尔、橙色雅戈尔等品牌,但并未获市场认可。鉴于此,这次更考虑了中国人的偏好。

  同时,雅戈尔针对5个品牌分别成立了品牌工作室。为了弥补自身的设计和流程管理能力,还积极与国外公司合作。例如GY品牌,与日本W.GAME公司合作,引进该公司的人才,进行流程管理、参与产品设计。

  雅戈尔方面表示,2010年推出的新品牌初见成效,GY在温州一个单店的日销售额突破20万元。而雅戈尔五大新品牌2010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亿多元。

  不过,仅这些表象,人们还看不出雅戈尔转型的力度。转型不是推出品牌这么简单,和七匹狼转型一样,它需要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需要彻底转变为品牌型思路。

  但这一点,雅戈尔的软肋依然明显。

  “比如,汉麻这个概念如何跟消费者的认知联系起来,是最重要的。否则只是一场秀,在市场层面没有实际意义。”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另外,一下子推五个品牌,精力、资源如何协调,也是个大问题。更多的担心,还因为雅戈尔的全产业链思路,业内人士认为,这让其在品牌升级时很难摆脱制造业思维。对于这个问题,雅戈尔方面并不认可。“曾经有一批国外服装品牌来雅戈尔考察,他们看了我们的产业链,都直呼‘你们坐拥金山’。”雅戈尔认为,只有研发实力上去了,对服装品质有严格的把控,才能真正实现品牌升级。

  但雅戈尔方面也不否认眼前的困难。例如人才的缺乏,例如船大掉头难。“雅戈尔作为一个工业品牌,已经形成了很多东西,不是短时期能改变的。”不过他们相信,凭借在全产业链上的优势,一旦成功,便能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其实,最难的问题是如何将产业链的几部分整合起来。”该内部人士说,“就像写文章,材料都有了,要考虑怎么很好的串起来?”李如成也曾谈过这个问题。他认为这是个矛盾,需要平衡。比如纺织厂和成衣厂,他很想将其整合为一家企业,但很难,因为每个厂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李的挑战在于寻找一个合适的支撑点,带动整个产业链对品牌升级产生正向作用。

  而业界质疑最强烈的,还是雅戈尔的多元化。虽然雅戈尔方面一再表示,在主业上一直很努力,但雅戈尔在投资和地产上的动作不断,实在让人无法想象,李如成真的能够一石三鸟。尤其面临转型这种大事件。

  可以看到的是,虽然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雅戈尔在投资和地产上的动作有所减少,但2009年开始便复苏。数据显示,2009年雅戈尔的主营业务收入中,69亿元来自纺织服装,52亿元来自房地产,具体到净利润,房地产和股权投资业务的净利润高达28亿元,是纺织服装业务净利润4.4亿元的6.4倍。

  和雅戈尔类似,杉杉集团也同样面临品牌老化,同样希望重振江山,但也一样地舍不得在其它领域更快更容易地赚钱。金融、地产乃至高科技行业,杉杉四处狩猎,几乎是什么火做什么。而杉杉董事长郑永刚,更是很介意别人说他是做服装的企业家,他时常不忘强调自己在做投资。

  “在他们心里,说自己做投资比说做服装体面得多。而且,他们都有大企业情结。”一位业内人士说。这种风气,也影响了他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