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网购应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2月24日

  电子商务缩小了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之间的距离,开辟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假货泛滥,很多网购平台沦为假货集散地。

  在网上买到假货的最大麻烦是维权不易。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商务,不少网店证照不全,甚至不具备足够的经营能力和补偿能力,而消费者买到假货之后又很难举证。这些监管的漏洞使得电子商务中的销售者有机可乘,知假售假。一些网购平台为了利益和人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网店售假,更有个别消费者贪图虚荣和蝇头微利,知假买假。

  在各取所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氛围中,不少人对于针对网店的打假颇有微词。确实,网络销售的假服装、假箱包等货物,并不像假药品那样对于消费者具有很明显的危害性,但是如果放任这种售假行为,必将阻碍电子商务的健康和长远发展。

  在一个没有诚信的购物平台上,消费者的购买只能是谨慎的“小打小闹”,缺乏第三方严格监管的电子商务也很难突破这个发展的瓶颈。假货泛滥的最终结果是“劣币驱逐良币”,原本应该引领潮流的电子商务只能徘徊在低水平的经营层面上。虽然目前网络上售假行为还没有对社会构成严重的危害,而打假却是宜早不宜迟,“先污染再治理”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为了眼前的利益,牺牲诚信和法治,注定是饮鸩止渴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