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岁离开北京搬到香港,13 岁去英国读书,30 岁嫁给美国人,所有这些“香蕉”经历没有抹煞掉叶明子那颗中国心。她从不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夹杂英文,也没有显赫出身可能的娇贵。拍摄当天她为了让身材更出色而一整天未曾吃饭;穿着“恨天高”拍足四个小时不叫苦,态度堪比专业模特。她不自恋,会说自己不够漂亮;她不冷傲,在采访过程中讲冷笑话,“万宝宝很适合做珠宝,因为她叫宝宝”;她评价自己“只是一个有爱在背后支持的普通创意人”……
接近叶明子,会发现大众主观地贴了太多标签给她,原来叶明子跟我们想的不一样,却跟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在她自己的人生道理中,不是什么公主,而是一个为了理想肯努力肯吃苦的年轻人。正如她说的,希望若干年后,当大家说起叶明子的时候,首先知道她是名设计师,而不是叶剑英的孙女。
享受找平衡点的过程
结婚后,叶明子更喜欢呆在家里,跟老公享受家庭生活,但也没有忘记追求自己的事业。她说事业和家庭其实没有一成不变的平衡点,每一天两者的位置和比重都可能不一样。而她乐于享受这个寻求平衡的过程。
作为人妻的叶明子和大多数女人一样,收拾家,也为老公做饭。有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在爱的支持下,女人们有更多的
灵感来源,也有更大的信心来完成梦想。
据说你结婚时穿的那套闪亮婚纱是自己设计的。是否浪漫少女时代的梦想之作?
确实是我自己的设计,但这款婚纱根本不是什么少女时代的梦想。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我的婚纱是什么样子。跟我老公在一起后,在爱的巨大灵感下我才构思并设计了它。它是法国蕾丝质地,前面是中式后面是拖尾的,穿上它的那刻我发现它其实很像旗袍,很裹身。它的设计剪裁包括上面的蕾丝图案都是完全对称的,跟太庙非常和谐。
那场宏大的婚礼为什么选在太庙?
原因很简单,我喜欢太庙那些对称的传统建筑。之前在太庙和长城都参加过一些时尚活动,我在想为什么外国人都这么热爱我们的传统建筑,而我们中国人却喜欢在自己结婚的时候跑去教堂。我想给大家证明,其实太庙那种宏大的对称的美,实在是太惊人了。类似的美其实还有很多,只是都被我们忽略了。
听说你先生是做金融的,那是一个整天与枯燥数字打交道的工作,可你是做艺术工作的,会有沟通障碍吗?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想过找一个金融家或者生意人做伴侣。我先生虽然做金融,却不是一个无趣的人,要知道现在在他的专业领域用的一套投资方法是他自己发明的。从这一方面来说,他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人。而且不同的两种人相互吸引也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他有我没有的,我有他没有的。
现在你们住在北京吗?
是的,我们的事业都在北京。有时候也会去洛杉矶,他是洛杉矶人,我在那里也有一个小小的工作室。
你从小到大生活过的城市有北京、香港、伦敦、东京等等,这些城市都给了你什么印象?最后为什么选择了北京?
几十年的经历没办法几分钟说清楚,其实每个城市我都很喜欢。北京是故乡,香港让我在东西方之间做了一个融合,能在以后更好地适应了英国的生活,而日本则带给我很多细节的感触,比如我在三宅一生工作的时候,印象深刻的细节是,他们会为了一颗扣子开十次会。
生活在北京,不可否认因为家庭背景会给你带来一些“关注”,他们都喜欢用“名媛”来称呼你。
是的,压力的确有。名媛也是我特别排斥的一个称呼,后来我慢慢发现可能我对名媛这个词有误解。不管怎么说,我没办法控制别人对我的看法,但我清楚我自己是谁。我是一个有爱在身后支持我的创意人。我走的路跟我爷爷根本没什么关系,我做的是设计,又不是做政治家。
可是你很会回答问题,很聪明,要是做个外交家应该也不差。
哈哈,毕竟身上流着叶家的血嘛!
对爷爷的记忆还清晰吗?
有一些特别清楚。比如记得爷爷轮椅的纹儿,爷爷的脚会往两边挪一挪,留个空间给我的小脚。我记得我们住在香山,还记着爷爷办公室办公桌的样子,那个房子现在还在。
看起来你非常的幸运,几乎是所有女生的梦想范本,你经历过什么挫折吗?
我想每个人都会经历过一些挫折,我又怎么可能例外呢?简单举个例子吧,当你选择太多时,可能也是一种挫折吧。很可能一不小心就选错了。
分页:1 2 3 下一页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