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同学的妹妹,是个病情不太严重的“拜物女”,每次见面都跟我显摆:瞧我的ZARA,瞧我的CK。我也老逗她:秀水街的吧?她登时就急了:我是真金不穿假货。有一次居然跟我说:瞧我的“巴巴瑞”。那次我还真吃了一惊——毕竟是个学生啊,难不成从了哪个秃顶的有钱大叔?她赶紧提醒我:我还有一哥,这种事儿有亲情就不靠色情。
我就知道,她哥的年终奖又泡汤了。而我那同学则恶狠狠地说:要在旧社会,我就拿她去换亲。突然又问我:你要吗?
我说:你妹太不勤俭持家了,她这种情况,就像一辆烧机油的奥迪车,白给也不能要。养不起。
她哥说:那你碰见人傻钱多的冤大头想着点儿她吧。
这还是两年多前的事儿。而前两天,那姑娘从一英联邦小国学成归来,我请她吃饭,又问她:今儿打算让我看你的什么商标呀?
她又说了句相当惊悚的话:你看,我开始戴套儿了。
为了消除歧义,赶紧伸出俩胳膊给我看。原来是戴“套袖”了。也可以理解:八五年以后出生的小孩儿,的确未见得叫得出这东西的准确名称。我也是上小学时,冬天才在毛衣外面戴上套袖,为的是防止衣物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上了中学之后,套袖就紧跟着粮票消失了。而后来再想起这东西,脑子里总是冒出一个词来:捉襟见肘——可见是贫困时期的产物。还听说过去报社、编辑部有发套袖的,是因为文化人伏案工作,胳膊肘尤其容易磨损,于是就有了这种特殊的“劳保”。
我带着好奇心揶揄那妹子:再捧一罐头瓶子当茶缸,你就跟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科员差不多了。
妹子慨叹:也是无奈。原来她回国后,陡然发现衣服比以前贵了许多,稍微体面一点的牌子,动不动就得四位数。原先“赛特”、“国贸”才有的价格,如今已在各大商场普及了。在这种背景下,不当家的姑娘也开始哀叹柴米贵,知道心疼东西了——买件牌子货的小棉袄,扭脸就到地摊上挑了对套袖。
而据我的观察,现在戴套袖的女孩,确实比前几年多了起来。而套袖也在与时俱进,常印着米老鼠、HELLO KITTY之类的卡通形象。
我也劝那妹子:何苦呢,到动物园淘活淘活算了,那儿的衣服便宜,不必戴套袖。她倔强地说:人不能越活越抽抽吧?
听她的意思,在哪儿买衣服是关乎“生活品质”甚至尊严的,我也就不好多劝了。再想想过去的套袖是寻常人家都用的,现在的套袖却成了高档货的搭配,也没委屈它。
在衣食住行的一片“涨”声之中,我要是大牌服装的设计师,就会专门推出LV或者GUCCI的套袖——外国不好说,但在中国是一定有市场的。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