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鄂冀棉产区调查:植棉收益提高仍存不确定因素 纺企原料供应产销备受影响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2月8日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棉花市场与产业发展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2010年新棉上市以来,棉花市场在经历持续快速大幅上涨之后,又在各方面政策打压下急速下跌,目前仍保持高位震荡,棉花价格在此期间曾创下了历史最高价位。面对纷繁复杂的棉市迷雾,无论是决策者、企业界还是研究者,都希望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高棉价下产业链各环节成本、收益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今年棉花价格会发生如此大的波动?棉花产业尤其是棉花生产领域究竟存在哪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带着这些问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调研组于11月中下旬对湖北、河北省棉花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了三份系列调研报告,现分三期刊出,供各位读者参考。

  金融危机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我国棉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恢复性增长,棉花需求量大幅增加,国内产需缺口加大,棉花价格持续上涨,今年新棉上市后突破了历史高点。近期棉价又突然下跌,棉价高位震荡。为考察高棉价对产业链各主体的影响,11月中下旬,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对湖北黄梅县和河北辛集市进行了调研,分别走访了农户、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调研分析认为,在棉花高价位波动中,产业链各主体经营收益均面临风险,应引起相关部门注意。

  一、高棉价波动下各主体的收益影响

  1、农户植棉收益提高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普遍认为,新棉上市后,随着棉花收购价格上涨,农户植棉收益得以提高。今年籽棉产量约500斤/亩,平均价格5元/斤,亩均产值约2500元,其中,成本为1860元,亩均收益约640元。与上年相比,产值和利润分别增加了820元和475元。按照38%的衣分,亩产皮棉为95公斤,1吨皮棉需要面积10.3亩。据此计算,生产1吨皮棉的总收益为25750元,成本为19158元/吨,利润为6592元/吨。

  调查显示,尽管今年棉花价格大幅提高,农户收入的增加幅度有限,且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一是,今年棉农的种植面积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再加之受前期低温、后期阴雨寡照等不利天气的影响,棉花产量下降;二是,由于价格波动快,棉农实际出售棉花的价格并不高。河北辛集的籽棉收购价格从9月初的3.7元/斤一路上涨到11月初的7元/斤,由于棉花价格持续攀升,,造成了棉农的惜售心理,只有极个别农户卖到了7元的高价。同期,湖北黄梅县的棉花收购价格从4元/斤上涨至最高时的6.3元/斤,但是棉农平均出售价格也只有5元/斤。棉农收益增长并未与价格增长同步;三是,随着价格回落,后期棉花销售价格不确定。黄梅和辛集的大多数棉农仍有一半以上棉花没有出售,眼下棉花收购价格有大幅回落,经纪人和收购商都在观望,形成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四是,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今年棉花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增加。调查显示,棉花亩均生产成本为1300元,比上年增长了12%,成本上涨抵消了部分棉价上涨带来的收益。
 

  2、加工流通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棉花加工流通企业处于产业链中游,今年棉花紧缺,价格持大幅上涨波动,给企业带来了丰厚收益的同时,也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

  加工企业的利润主要取决于皮棉的销售价格和籽棉的收购价格,如果市场价格较为平稳时,加工企业收益稳定。如果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加工企业则可以获得价差收益或损失。9月底籽棉收购价为5元/斤,折合皮棉价格是22738元/吨 ,如果企业此时购进籽棉进行加工,产品储存到10月底销售,其销售价格为26760元/吨(328级),这样企业每加工1吨企业可获取4022元收入。但是,如果企业在10月中下旬以6.1元/斤的高价采购籽棉的价格,折合皮棉价格则达到26630元/吨,同样储存1个月后再出售,由于期间棉花价格回落,销售价格已经回落到26500元/吨,这样企业不仅不能获取高额利润,甚至出现严重亏损。

  3、纺织企业利润与风险共存

  这一轮棉价上涨主要由需求拉动,金融危机后棉纺织业出现恢复性发展,棉花、棉纱购销两旺,纱价与棉花价格基本同步上涨,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328级棉花和32支纱的价格分别上涨了80.0%和81.9% ,合理的价差让纺织企业得到了较好的收益。调查显示,纺纱企业生产1吨棉纱(32支)的经营成本为5030元,原料成本为29000元,棉纱的销售价格为39000元,每吨纱的利润为4970元,利润率为14.6%,比上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见表3)。尽管如此,但是由于市场价格起伏波动,刺激了加工企业、社会游资等主体的投机行为,造成了纺织企业原料采购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同时,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面临着高进低出的风险,即棉纱价格与棉花价格倒挂,企业将可能出现亏损。

  二、价格剧烈波动对棉花产业发展的影响

  棉花价格的剧烈波动不利于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棉农难以把握棉价走势,难以进行正确的生产决策,很可能导致来年的棉花供求失衡,引发新一轮的市场波动。另一方面,价格波动容易引发加工企业的投机行为,加剧棉花资源紧张的局面,影响纺织企业的原料供应和生产经营。

  从棉农角度看,今年的高棉价给了农民很好的预期,农民植棉意向增加。调查中,许多农民都预留了明年的棉花地,有些农民还准备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棉农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可能会导致下一年棉价的下跌。价格传递到农户往往滞后,农民根据当前的价格决定下一年棉花的种植面积,因而价格的大幅震荡影响了棉农的收益,进而丧失了对市场的信心,不利于稳定棉花生产。

  棉价波动也不利于棉花加工企业发展,企业面临着高进低出的损失,经营风险增加。由于加工企业的投资规模较小,工艺技术相对简单,生产周期较短,因此如果快进快出,企业可以将风险降到较低水平,获取基本收益。但是,如果市场价格出现连续上涨的态势,企业晚卖一天棉花就可以多获取一些收入,从而诱发企业的投机行为,延迟销售时间,以获取价差收益。然而,如果大多数企业采取这种投机行为,短期内很可能加剧市场价格波动。

  价格剧烈波动对纺织企业的影响较大。因为下游产品的价格变化相对滞后,幅度也较小。根据我们对河北纺织企业常山股份的调研,今年由于棉纱价格相应上涨,因此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皮棉原料使用成本的增加,但企业的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正确的生产决策。该企业在皮棉价格超过28000元时,没有抢购棉花,因此将原料平均进口成本控制在26000元;在棉纱价格一路上涨时,没有囤积产品,而是加快产品销售速度,使得前期低价购进的棉花原料产品获得了较好的销售价格,从而使整个企业的利润率显著上涨。

  总体上来看,棉农是市场波动中最大的受害者,因为棉农的收益与价格直接相关,而且棉农掌握的市场信息最少,最为滞后,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最弱,因此往往是卖不上高价,而又要承担低价;而棉花加工流通企业尽管风险增加,但仍可以在产业链各方的博弈中获得一些利润。 

  三、政策建议

  尽管高棉价下产业链各主体都得到了较好的收益,但是价格的稳定是促进棉花产业链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应该尽快采用相应的政策措施,稳定棉花价格,保持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尽快出台棉花最低收购价政策。造成今年棉花价格波动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是前两年特别是2008年籽棉收购价格大幅度下降,棉农收益降低,植棉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棉花生产出现滑坡。今年棉花供求出现缺口,刺激了市场的投机行为。由于植棉费时费工,随着棉农收入来源的扩大和收入水平的增加,棉农植棉积极性在下降,如果棉花价格不能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将加快棉花生产减少的趋势。而我国是一个纺织大国,纺织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棉花原料需求依然较大。因此,必须尽快出台棉花最低收购价,给棉农一个稳定的收益预期,保持植棉的积极性,稳定棉花国内供给,保障纺织工业的发展。

  第二,规范市场流通与加工,防范投机行为。加大棉花质检改革的执行力度,加快小型轧花机退出市场的步伐,提高加工业的准入门槛,避免加工业的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造成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规范市场秩序,打击恶意炒作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维护棉农、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之间稳定的供销关系。

  第三,完善棉花市场监测体系,及时发布棉花供求信息。目前还没有关于棉花生产信息的准确、及时发布,从而造成市场主体的盲目行为。特别是今年的供需缺口被放大,结果成为了期货市场的操作题材,并传导到现货市场,造成投机行为。因此,必须建立完善棉花市场监测体系,特别是对棉花生产形势的跟踪监测,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获取及时准确的信息,同时,加强对棉花消费趋势的跟踪研究,从而形成较为科学的棉花供求平衡报告,供市场主体和政策调控部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