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立秋,暑气依旧。9月20日,上海的最高气温为摄氏35度。出席当天下午在花园饭店举行的中日缝制机械协会高层会晤的主客双方,在感受滚滚热浪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将本次会谈聚焦于这大半年来持续不退的缝制机械产销热。分析其成因,展望其走势,双方对这个热门话题持有相同或相似的见解。
2007年以来,按双方约定,中日缝制机械行业高层会谈每半年在中日两地轮流举行,如今已经形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磋商机制。作为规模和实力位居当今全球同行前列的中日缝制机械行业协会的高层领导,定期通报情况,交流意见,谋求共识,对进一步促进全行业的健康发展,已经并且还将进一步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次会谈,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充分表明了磋商机制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双方所取得的广泛共识则进一步说明,中日缝制机械行业发展的趋同性更加显现。
这种趋同性首先表现在双方经济运行的基础数据上,即对后危机时期,缝制机械市场全面复苏回暖感知度的一致性。中方提供的资料是:今年1-6月行业98家骨干企业完成销售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70%;产量309万台,同比增长48%,其中工业缝纫机205万台,同比增长70%。日方提供的资料是:今年1-6月,工业缝纫机产量( 日本国内生产,下同)11.5万台,同比增长143%;金额为172亿日元,同比增长21%。
这种趋同性同时表现在双方面临的共同挑战上,即影响行业发展瓶颈因素的相似性。这些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零部件产能恢复滞后,尤其是电子元器件供应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机生产;二是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攀升,企业获利能力下降,经济效益进一步走低;三是制造业“空壳化”造成企业技术工人流失和劳动力短缺现象有所加剧。此外,汇率变化,本币升值,尤其是日元升值,也对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等等。
这种趋同性还进一步表现在双方对缝制机械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上,即对行业经济增长前景认知的同一性。这是中日同行共同感兴趣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这次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因为基于这种共识,可以从行业的层面,提示企业正确把握经济运行的节奏。双方一致认为,始发于去年第四季度的行业增长势头,反弹力度强,升幅大,尽管目前稍有回落,但因惯性使然,这种态势有望持续到明年上半年。换言之,明年下半年的走势则并不明朗。因为,外部仍有诸多不明确因素。从宏观上讲,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世界经济还没有进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然比较突出。这些因素对服装等下游产业的影响究竟如何仍有待于研究和判断,这就是缝制机械行业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的基本行情。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日协会高层会晤为全行业提供了一个捕获信息、观测行情的重要视窗,有助于提高企业家们思考问题的穿透力。客观分析超预期增长中的不确定因素,也许就是本次会晤为全行业传递的最重要信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