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20世纪第一剪刀手 (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30日

  他是毕加索,是哥白尼,是手拿剪刀的莎士比亚。听起来言过其实,不过在维达·沙宣最新的传记片中,同行和门生不吝用尽最大的字眼来形容他。自从1964年首创五点定位剪法以来,美发业始终受到沙宣制定的这套新规则的影响。尤其最近几年,著名的波波头、Twiggy头、贝雷帽头又开始回潮,明星和名模对这些1960年代的复古发型趋之若鹜。今年82岁的沙宣已经超过20年不曾掌剪,风头却丝毫不减当年。

  维达·沙宣(Vidal Sassoon)的家坐落在富人聚集的好莱坞Bel Air山顶,大宅周围绿树环抱,凭栏远眺,峡谷美景尽收眼底。然而豪宅并不像常人所以为的那么十全十美,尽管Bel Air号称“好莱坞最先进居民区”,这里的下水道却也常常堵塞。为了将自家洗手间连上洛杉矶下水干道,沙宣不得不请来工人,亲自监工。对此,他报以一阵沙哑而调皮的大笑声。

  沙宣时常爆发出这样一阵大笑。尽管已年过八旬,疾病缠身,这位老人却依旧保持着横扫一切的气势——这一点从他的笑声中就听得出来。上世纪50年代出道,从伦敦东区到好莱坞山,他经历了一段奇妙而漫长的旅程。两年前,他的好朋友,纽约知名美发沙龙Bumble and Bumble的老板Michael Gordon提议将这段旅程拍成纪录片。该片于今年4月在纽约翠贝卡电影节(Tribeca Film Festival)首映,计划于明年公开发行。沙宣本人、他的朋友、家庭成员、前员工都在片中接受了访问。观众可以从片中看到沙宣传奇的一生:孩提时代在孤儿院度过的岁月、1948年参加以色列军队上前线作战、身为沙龙学徒的生涯当然,影片也对他赖以成名的经典发型作了一番回顾,讲述了他在上世纪50、60年代与二战之后风靡的呆板发型的一场不懈斗争,不吝溢美之辞而又略带夸张地指出:对沙宣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维达·沙宣的发型革命

  四年前,沙宣以6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目前住的房子。这幢房子建于1950年代末,由现代主义建筑师Richard Neutra设计,既雅致迷人,又平实低调,毫无哗众取宠之处,与沙宣本人的极简主义审美观不谋而合。房子只有一层,家具均为极简风格,其中点缀着主人多年来收藏的Ellsworth Kelly、Lucio Fontana、Anish Kapoor等艺术家的原创作品。一切都表明这是沙宣的家——他在1960年代创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几何等级裁剪法和多层次波波头,当时在他的发廊里,他常常温和地(有时则是半强迫地)劝说那些战战兢兢的顾客放弃当时流行的蓬松高耸鬈发,把头发打薄、弄乱、重新造型。

  时尚业不少了不起的改革发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从欧普医术到未来派合成面料,再到雕塑感廓型,新事物层出不穷。在伦敦,前卫的Mary Quant定义了“摇摆的60年代”,在巴黎,Andr Courrges、Paco Rabanne和Pierre Cardin为设计注入了一种介于现代主义、几何学和建筑廓型之间的完美平衡,Rudi Gernreich则大胆尝试未来主义风格,强调棱角分明的肢体形态。受到这股极简风潮的感召,一位名叫维达·沙宣(Vidal Sassoon)的英国籍以色列裔年轻发型师也开始在业界寻求革命的可能,独创出一种雕塑般立体而完美无缺的发型轮廓。“我想要像那些新锐设计师塑造服装轮廓那样地去塑造头型,像他们裁剪面料一样地去裁剪头发。我想成为这火热革命中的一分子。”他说。

  最早成为沙宣发型模特的名模Grace Coddington说:“沙宣改变了人们对发型的概念。他爱的不是钱财,而是头发。”在1960年代,披头士乐队和滚石乐队都是他的朋友。而他正可谓是美发业的披头士。“你不能把音乐穿在身上,”他说,“但你可以换个不同的发型。”

  沙宣喜爱建筑艺术,在自己的本行上也受此影响。他从Marcel Breuer的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Mies van der Rohe的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和 Frank Lloyd Wright在芝加哥的多处工程中获得灵感,开始了自己的发型改革。1964年,沙宣首创五点定位剪法。这是一种以几何学、包豪斯风格和建筑学为基础的裁剪方法。以这种方法剪出的轮廓分明的发型,成为了对当时时装趋势的最佳注解和补足。不过,沙宣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服务于时装设计的人。“我与时装设计师合作的理念是,我创造发型,他们创造服装。Ungaro不会让我对他设计的衣服发表意见,所以我也不会让他对我设计的发型发表意见。一切必须完全出自我本人的创作。”他说。

  在那以后,他又不断地创作出各种发型:短鬈发“希腊女神”(Greek Goddess)、柔和而具有动感的长发Isadora、分量感十足的“萤火虫”(the Firefly)、廓型浑圆的“刷子”(the Brush)、线条清晰的“楔子”(the Wedge)和具有法式情趣的短发“贝雷帽” (the Beret)……他的修剪完全围绕和紧贴头型,轮廓边缘厚重、有棱有角。

  1950年代的女士们每周要去发廊两三次,通过倒梳头发、使用发胶等手段做出蓬松丰满的发型。而沙宣的新理念则是“洗过就好”,完全靠地球重力来保持漂亮的廓型。他所剪出的造型不会在一次洗发之后销于无形。“我承诺顾客,我不会拉扯或者倒梳头发,也不会喷过多发胶。”沙宣说,“我解放了女性。她们不再需要一周上三次发廊,只要每个月来一次就够了。”“沙宣就像毕加索。”沙宣最早的发型模特之一Peggy Moffitt说,“他不只是个技术娴熟的发型师,还是一个创造者。他的所作所为直到今天还影响着发型趋势。”

  工作常会让沙宣忘记一切。Peggy Moffitt还记得有一次,他正以她为模特示范一种发型要点,一不小心从台上摔了下去。“我彻底疯了。”他坦言,“我会绕着椅子跳舞,差点把助理的膝盖撞断。我只在乎这45分钟的过程:发型适合她的头型吗?她出门时有没有比进来时更好看?我这人工作时有点狂热,但并不傲慢无礼——我只是追求完美。有一次,有个客人要求我照她说的那样剪,我告诉她,我们不做这类发型。她说:‘我让你干嘛你就要干嘛,年轻人。’我说:‘不,但我会帮你叫辆出租车,把你送到让你满意的地方去。’”

  “除非客人真的品位非凡,完全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否则他们就不会是正确的。”沙宣自信地说。可是,要是客人不喜欢自己的新发型可怎么办?“我会说:‘亲爱的,过两三个礼拜它就长长了,到时候你还会回来的。’有时候你只是需要点时间来适应新形象而已。”

  明星和大众的双重宠儿

  沙宣在去年获颁英国CBE爵士头衔。在他光辉的职业生涯中,他曾为《失婴记(Rosemary’s Baby)》中的米亚·法罗(Mia Farrow)设计过那个脍炙人口的发型,收费高达5000美元。他为艾娃·加德纳(Ava Gardner)和丽塔·海华斯(Rita Hayworth)剪过头发。有一次,伊丽莎白·泰勒在机场转机时特别把他请去,给他一把梳子,说:“你很懂头发”要知道,泰勒的一贯发型可是沙宣风格的反面。他为1960年代的百老汇红星Carol Channing剪了一个发型(最初是他为Ungaro时装发布设计的发型),结果Channing大受欢迎,连续一年,每晚都有演出。“真有意思,当时的美国发型师还不知道怎么剪这种几何线条发型,而我们在伦敦已经干了整整四年。”他说。他为好朋友Mary Quant剪头发,有一次还剪伤了她的耳朵。戴安娜王妃之母Frances Shand Kydd也是他的老客人。“她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将军。”他说。

  直到今天,尽管已经超过20年没有正式执剪,名人们还是把他看得很重。上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电视明星Valerie Harper认识他35年以上,她认为,沙宣完全可以当个优秀的政治家。“说不定可以做洛杉矶市长。”她说。老牌明星Robert Guillaume则称他为“我所认识的最有教养的人之一”。

  亿万富翁Marvin Davis是沙宣的邻居,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和沃伦·比蒂(Warren Beatty)都和他住在同一个街区。不过,生活在明星俱乐部里的沙宣却不喜欢混小圈子,相反,他希望把自己的名字推向全球。他自行研发产品,首次推出二合一香波,藉此获得了国际声誉。他在美发行业的成就无异于Calvin Klein在时装业的成就。他开创了从个人美发到美发教育机构的时髦连锁,为普通的洗护产品赋予设计师品牌的附加值。在上世纪80年代,他开设过自己的电视节目“你崭新的一天(Your New Day)”。洛杉矶奥运会曾授予他官方发型师的称号。现如今,尽管他的品牌已归宝洁所有,他的沙龙也由别人经营(好在还是他认识的人),他却依旧牢牢把握着自己的既有风格。

  然而岁月不饶人。沙宣今年两度被肺炎击倒,最近一次是在6月。当时医生甚至认为他可能过不了这一关。“我对他说:‘我不能死,我的电影和书刚要发行。’”他笑着说。自我推销已经成了他的第二天性,早年他曾环游世界,用数不清的发型发布来推广沙宣的发型理念,之后又用同样的方式去推销他的同名美发产品系列。如今他等不及要再来一次。“大概会有人说我发疯了——以我这种身体状况,应该在夏威夷海边休养。但我不是这种人。”他说。

  疾病侵蚀了沙宣的肌肉,把他变得体态羸弱,呼吸短促。不过要是忽略这些的话,他看起来仍然相当不错:修剪得宜的白发衬着晒黑的皮肤,配上一身时髦打扮(Yves Saint Laurent灰色紧身裤、灰色小丝巾、Dior黑色运动鞋)。“脱了衣服我看起来也还可以。”2006年接受《T Magazine》采访时他曾经这么说过。他请了一位理疗师帮助他锻炼双臂,每天服用大量维他命片,每周还请“一个迷人的俄罗斯护士”来为他管理白血球数量。在养病期间,他天天躺在床上等着早饭端上来,一边观看他钟爱的切尔西队的现场直播球赛,他的一对西施犬Lulu和Yoyo陪伴在他脚边。他对这种生活十分享受。“我支持切尔西已经有70年了。”他说。

  “有一阵我病得很厉害。”他说,“信念是至关重要的。我没想过自己可能会死。我想:‘我82岁了,瞧瞧我得了多少好处,认识了多少有意思的人。’死就死了。”

  分页: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