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龙 不是传说——访“龟龙”设计总监设计师张崇伟
张崇伟
“乾隆三大家”赵翼在《论诗》中有言: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语道出随时间更替的人才潮来潮去。多年前,张爱玲在《<传奇>再版序》中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于是,21世纪初成了一个争着幼年出名的年代,从影视、文学、歌舞及至艺术、时尚领域,年轻的、年幼的男女通过各种匪夷所思的方法成就自己的声名,而不论这声名的毁誉。
这是一个充满了浮躁的时代,服装设计师也概莫能免,借助多元的信息发布平台,通过电视、大赛、评奖走到公众面前的年轻设计师们,有多少能够在这条道路上平稳地走下去,成就一种职业的忠诚,走向技艺的提升,便连他们自己都不知晓。
在这样的时代,突然有一个人站出来,他想通过自身的经历来证明“职业”二字的内涵,他想用自己的高超技艺和市场价值来说明服装设计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他还想告诉年轻的设计师,出名太早未必是好事,在这条道路上,也许经历和年纪才是最大的财富所在……
他是张崇伟,一位1988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可能会被后辈设计师称为叔叔的人;一位在设计领域默默耕耘了20余年,做出令人惊叹成绩的人;一位和他主导的品牌名称“龟龙”般,同样沉稳杰出的人。
这样潜心设计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时代站出来?
“中国的童装已经发展到用设计增值的时代了。”张崇伟的回答非常简单。
设计者即领跑者
有数据表明,全球儿童奢侈品市场已价值高达百亿美金,且每年以百分之十的速度在增长。国际上,一线时装公司纷纷推出儿童产品线,如BabyDior、LittleMarc、RalphLaurenChildrenswear、ArmaniJunior、Lit’lEarniebyEarnestSewn、BabyPhatJunior、DieselKid、Jigsaw等等。大量奢侈品的典型风格特征被移植到儿童产品中——著名的Missoni彩色条纹针织衫、Burberry的格纹、Chloe的柔色薄纱面料、Kenzo的艳色印花图案……这些标着设计师标签的儿童服装,与小鸭、企鹅、猫咪等卡通图案或围裙般的简单造型无关,而从式样、色彩到质地、搭配都努力向“小大人”靠拢,同时突出从材质和细节上给与儿童更细微贴心的保护,如磁性搭扣、弹性裤腰等。无疑,这些童装的价格不菲,但在张崇伟看来,其中体现出的正是设计在童装中的价值,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国内童装品牌和设计师必须在短时间内提升产品中的设计含量,以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目前,国内据统计从0岁到16岁的儿童已逾3.8亿,随着2010年进入的第四次新生儿出生高峰期到来,儿童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不但吸引了国内诸多成人服装品牌开辟童装产品线如Antakids、LiNingkids、七匹狼童装、巴拉巴拉,更使得一些外贸企业将注意力投于其上,加上原有的国产童装品牌和大批进入的国际童装品牌,国内童装市场中的生死竞争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然而,相比于拼杀在市场中的品牌,国内童装设计师之间的竞争显得非常“和谐”,原因无他,仅是真正意义上的童装设计师数量太少,相互间基本不会产生竞争。“中国童装设计师群体目前很不成熟,专职的童装设计师为数不多,很多在其他领域做出成绩的设计师也不屑于设计童装,可以说中国的童装设计才刚刚萌芽。”张崇伟对行业现状很担忧,“目前,虽然有非常多的大专院校开设了服装设计和相关专业,但独立的童装设计专业几乎没有,甚至于连童装设计的课程设置都少得可怜,这是高专业水准的童装职业设计师缺失的根本原因;同时,国内大量的童装品牌对于设计师的价值还缺乏认同甚至认知,造成国内童装品牌在产品创新上的匮乏,如此不但使童装产品结构与市场消费需求产生巨大的偏差,更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品牌童装的发展。”
张崇伟强调,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父母的消费心理的变化。现在大量基于中国特色的214式家庭结构的80后父母在消费群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他们的购买习惯不同于60后、70后父母,从小看着卡通、玩着电游长大的这一代父母更注重消费品的个性特征和形象包装,而这一点正是国内童装设计师所缺失的,新的时代,新的市场环境,童装和设计师必须要注重自我形象的包装及推广。
也许是张崇伟对于设计、市场深刻了解和准确前瞻的原因,由他执刀的“龟龙”、“艾娃”童装品牌,以鲜明的品牌风格和优异的市场业绩,让诸多业内同行侧目。《礼记·礼运》云:“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四灵中“龟龙”占据其二。也许真带着灵气,2005年“龟龙”儿童休闲服装作为中高端童装品牌全力推向国内外市场以来,营销网络已遍布国内一线城市,同时产品远销英国、美国、德国、荷兰、丹麦、法国、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迄今国内外年销售额已达3.5亿人民币,并于2010年5月被评为“中国名优妇女儿童用品采购指定品牌”。对于一个创立时间不长的童装品牌,如此的业绩着实令人叹服。
这些业绩,对张崇伟来说,仅仅才是开始。
成人心衷儿童情
和这位童装设计师缔造的品牌传奇类似,张崇伟的个人经历一样具有传奇色彩。这位中国早期服装设计专业的高材生,其曾在外贸部门20年的工作经历和对童装设计的执著,无法不让人产生好奇心。
作为1988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的高材生,张崇伟毫无悬念地被青岛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录用,职位是服装设计师,负责童装和女装在全国对原苏联、东欧国家易货贸易的选样工作。在当年“易货贸易”的特殊环境下,张崇伟以独特的眼光和出众的设计才华,在每年春、秋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组织的选样会上大放光彩,甚至创下在选样会上,由其设计的38款服装被选取37款的优异成绩。他用一个人的设计才华创造了三个部门的利润,成就了一个奇迹。
上世纪90年代,易货贸易逐渐转变为自由民间贸易,张崇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国外的服装品牌,尤为让他感兴趣的是欧洲、美洲和中国香港的服装品牌。就是在大量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中,他作出了将童装作为自己长久设计事业的选择。他笑谈这个选择来自外国同行的刺激,“在与意大利两家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两年间,我发现他们每季都推出一百多款的童装设计,但都能毫无悬念地被消费者认可而畅销,我想我也能做到。”就这样,张崇伟坚定了立足童装领域的决心。
“要做好自己的童装品牌、做好童装设计,就必须考量全方位的因素。好的品牌是钱买不来的。”张崇伟这样说,也在用行动实践着。与很多童装品牌不同,在“龟龙”,从面料织造、后整理到设计、生产成衣,都是在品牌内一条龙完成。张崇伟说:“我要能做得了自己设计和产品的主。”这种做主的做法正是他在设计上的独特优势所在——运用各种现代工艺技术,发现和使用健康、环保的面料,令自己的设计成为不可复制的时尚语言。
张崇伟说做童装设计就要关心、关注、关怀儿童,这一理念他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时面料的选择、功能性保护实现等方面,更体现在独一无二的品牌宣传动漫片上。动漫与童装的结合,已经为国际同行证明了其成功性,而在国内能够从童装产品延伸到动漫文化产业使二者互动发展的品牌寥寥无几。“龟龙”在动漫文化方面的尝试不仅是品牌拓展经营范围的大动作,更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国家对于动漫产业大力提倡的主旋律。可以想见,童装品牌和文化产业相互衬托、相互结合的模式将会为“龟龙”带来怎样的回报。
张崇伟认为“时尚、运动、休闲、健康、活力”是自己的设计核心理念,而在“童真无国界、欢乐无极限”的文化笼罩下,东方典雅内敛与西方简单大方的融合结晶中,还有必要加上一个词——趣味,这也是设计师的童心。
背景链接:
张崇伟:
1988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
1988-1995年任青岛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服装设计师。
1996年任青岛纺织服装实业集团针棉织品公司设计总监。
1998年任英国BOO-MART品牌首席设计师。
1999年创办青岛宝马特服装有限公司,并担任男装品牌“宝马特”和童装品牌“龟龙”、“艾娃”设计总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