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中下旬开始,全棉纱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在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里,多数厂家都有几百甚至上千的降价幅度。很多人认为,7月份是传统的纺织淡季,全棉纱价格下跌这很正常,而在即将到来的纺织旺季,全棉纱价格将跟随旺季的影响,再度上涨。但笔者认为不然,短期内,笔者认为全棉纱还有下降空间。
一、抛储制约棉花出货,市场报价小幅下滑
从近期的抛储结果来看,虽然抛储成交价格与现货市场报价相差无几,不过,抛储还是对棉花现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从2010年8月10日起,国家开始投放60万吨抛储棉,按照日抛储量约1.5万吨,去掉节假日,本次抛储总共可以进行约2个月的时间,此次抛储将延续至国庆节后,此时恰逢新花上市,16500元/吨可能成为新老棉花的接轨价格。
由于纺织企业多将精力集中到目前正在进行的抛储上,现货采购意愿不强,棉花现货销售出现停滞现象,价格有小幅回落。目前河北衡水地区3级地产棉带票报价在18200-18300元/吨,4级为17700-17800元/吨,5级地产棉报价16700元/吨。当地三级疆棉现款报价在18600-700元/吨,并未因抛储而大幅调价。上周中国棉花价格指数继续回调,CC-Index328一周累计下跌40元。面对抛储,棉商出货积极,纺企关注竞拍,现货成交继续冷清。不过当前市场上高级花依然比较紧缺,
另外,抛储开始后,国内棉商纷纷下调报价100-300元,加上巴基斯坦和美国等棉花产区天气较好,丰收预期继续加强,这也给ICE期棉带来很大的承压作用,短期内期货回调压力较大。一般来说,8-9月是外棉抵达中国主港地区相对集中的时期。由于今年棉花播种期间因低温天气晚播10天左右,新花上市也多普遍存在10-15天的晚收情况,9月中下旬国内新棉将陆续上市,此时外棉签约进口量将不断下滑,届时国内外棉价或有联动下跌的可能。
二、 进口纱线价格大幅回落、国内纱线市场利润仍可观
近期,在国内小厂纷纷爆出低价棉纱之时,国内的进口纱线企业也纷纷下调报价。根据美国一个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港口自提平均价30S普梳纱价格分别在3.36美元/公斤、3.35美元/公斤、3.75美元/公斤、3.36美元/公斤,折人民币价格为26450元/吨、26400元/吨、29130元/吨,26500元/吨。即使加上关税和运费、仓库费等费用,与国内均价在29000-30000元/吨的价格仍有几千元的差距。
在国内棉花价格持续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也持续攀升,中低档棉纱的市场需求开始逐步回升,加上进口棉纱关税较低,运输较为便利,折人民币一般贸易提货价也较国内高价棉纱低几千元。进口棉纱已成为国内纺织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一条发展途径,而近千元的差距也将拖累国内全棉纱市场的走势。
受传统消费淡季的影响,全棉纱市场继续疲软走势,成交以小单为主。全棉纱库存情况持续增多,截止到2010年7月底,国内纺织企业平均纱线库存由6月份的8.96天略增至9.48天。湖北地区的纺织企业的纱线库存则持续再半个月左右。目前,江浙地区普梳C32S带票出厂报价26000-27000元/吨,普梳高配针织纱报价在28500-29500元/吨。虽然纱线价格相较前期有所回调,但纱线市场的利润空间依旧很大。以当前疆棉三级为18600元/吨的到厂价来计算,C32S普梳高配全棉纱的成本价在25000元/吨,对比市场上近28500-2950元/吨的销售均价来看,依旧有3000多元的利润空间。
三、 纺织服装出口再创新高,利润空间还未跟上
2010年7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07.95亿美元,环比增长11.41%,同比增长27.01%。其中,纺织品出口额为71.91亿美元,同比增长35.09%;服装出口额为136.04亿美元,同比增长23.12%。从去年9月份开始,火爆的销售就席卷纺织市场,海关数据显示,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累计为1717.97亿美元,同比增长163.58亿美元,增幅10.52%。其中,纺织品出口额累计为653.87亿美元,同比增长21.67%;服装出口额累计为1064.10亿美元,同比增长4.64%。虽然良好的数据带来喜人的效果,不过我们不能忘记,去年9月至今年7月,各类纺织原料的涨幅均超过20%,(棉纱涨幅超50%),而实际出口价格却并未跟随这一涨势,国内的纺织企业利润稀薄。
四、 其他相关影响因素
近期商务部公布的2010年印染淘汰落后产能涉及201家印染企业约38.14亿米产能,这也通过影响下游市场的印染需求,进而达到减少全棉纱市场需求的目的。另外,近期盛泽地区的环保整治工作还在继续,浙江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针对下游织造企业的限电政策,海宁部分经编企业将执行开四停三政策,长兴地区要求织造企业近期至9月份执行二十天的减停,桐乡、绍兴等地区也有限电的相关政策。受此影响全棉纱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减少。
另外,近期,美国第二季度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2.4%,增速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7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减少13.1万个,连续第二个月呈现负增长,另外思科发布业绩预警更加深了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状况的担心情绪。英国Nationwide消费者信心指数大跌7点至56,远低于之前预测的61的水平;澳大利亚Westpac消费者信心指数月率降至5.4%,;法国6月份工业产出按月率下降1.7%,降幅大于市场预期。这些失望的数据令市场人士对后市仍充满担忧,或将拖累国内纺织服装的出口进程,进一步制约全棉纱的市场需求。
五、后市展望
从目前来看,棉花抛储开始,抛储成交价给现货市场带来一定指导价格的同时,也限制了棉花现货的继续看高。进口纱线持续下跌,国内纱线利润空间仍充足则限制了全棉纱市场的走高;另外纺织服装出口利润持续低迷,并未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纺织服装企业压力重重。此外,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印染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江浙地区限电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全棉纱的市场需求或进一步回落。综合以上因素预测全棉纱价格还将回落但下降空间不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