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大赛作品回顾
在中国服装业界,已走过十三届的“真皮标志杯”中国时尚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是一个另类的长寿者。原因无它,仅是因为它的发展历程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皮革、裘皮时尚化的进程。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不能忽视,就是这个大赛13年来忠贞地与国内一个著名的产业集群密切相关,它所驻留的海宁,13年来一步步从滨海小城走到现在举世瞩目的皮革裘皮时尚中心,“我看世界,时尚看我”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
一个大赛和一个产业之间有什么关系,是产业推动了大赛的进程,还是大赛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在一个大赛进入少年期,一个产业集群将要进入青春期的时候,通过他们共同走过的历程来梳理一下双方间的相互作用,是有必要有理由的。
专业大赛的魅力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开始的“金剪奖”算起,作为中国服装产业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人才发掘培养方式和时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装设计大赛至今已存在逾25年。从“兄弟杯”(现“汉帛奖”)中国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作品大赛、“大连杯”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大赛、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等综合性大赛到“虎门杯”国际青年设计(女装)大赛、“欧迪芬杯”中华内衣元素创新设计大赛、“卡锐仕杯”全国时装画艺术大赛、“乔丹杯”中国运动装备设计大赛、“真皮标志杯”中国时尚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及“名瑞杯”中国婚纱设计大赛、“浩沙杯”中国泳装设计大赛等细分化专业性大赛,服装设计大赛在客观上反映了中国服装产业在设计领域的变迁,从大赛的规模、数量、形式、定位、内容、赛制、评审、选手等多个方面折射出中国服装逐渐走向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细分化的种种改变。
随着国内服装产业和市场的发展,服装设计大赛也在不断改变,从一种概念性的作品大赛,到今天涉及了男装、女装、童装、沙滩装、内衣、制服、学生装、休闲装、羊绒衫、编制服装、丝绸服装、牛仔装、唐装、皮衣、皮草饰边、时装画等诸多根据市场而细分的服装设计大赛,这条挖掘设计新人,推广服装文化,引导服装消费潮流的道路走了很久。现在,越来越多的大赛开始谋求邀请在职的设计师参加,将原来以学生为主的参赛群体加以改变,这是一种来自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化,更是来自市场需求的改进,也许通过大赛选拔出的职业设计师才是对于行业来说既具有培养潜力又立即能够拿来就用的人才。
很多人在今天关注各种大赛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今天国内服装设计大赛的现实变化,早已经在一个大赛中存在,而且是从开始创办就存在,那便是“真皮标志杯”中国时尚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从1997年创立开始,这个大赛的参赛主体就由个人设计师和企业构成,据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查加林回忆,现任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公司董事长的任有法动念与中国皮革协会沟通举办大赛之初,就将大赛定位于企业参与,当时甚至专门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联系北方地区的企业参赛。“为什么要让企业参与,就是要通过设计大赛有力地推动企业在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就是要通过设计师大赛带来的新思想、新举措来更新企业家们的观念,切实推动行业的发展。”
这样的大赛定位在全国其它大赛中几乎见不到,用一个大赛来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不是一般人能够敢于实践的,“真皮标志杯”中国时尚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却这样做了,而且一做就是13年。至今,密切与企业合作的“真皮标志杯”中国时尚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已经为皮革、裘皮行业输送了数百名设计人才,目前在国内知名的设计师中有一二十名是从这个大赛走出去的。令查加林非常欣慰的是,这些设计师中最少有一半人依然在从事着皮革、裘皮服装的设计开发工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能这个大赛的组织者们,从一开始就已经预见到了随着中国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专业性人才、专门化设计的需求前景,也预见到了设计创意力量对于一个行业在专业方面的彻底提升和推进。但是,随着产业的飞速发展,大赛的形式和机制已经变得落伍,组委会的人士对此非常清楚。查加林介绍,未来的大赛将在形式、奖励机制、国际化程度、参赛群体等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力求找到更好的挖掘设计人才、推动产业发展的方式。
和现在很多大赛以动辄几十万的奖金来吸引选手参赛不同,“真皮标志杯”中国时尚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不会用金钱高额奖励的方式去吸引设计人才,而会根据行业特点,有专业性、有针对性地通过活动本身和其他优惠条件完成奖励机制的改变。同时,将以改进模式、提高影响力为目标,通过与大型传媒合作的方式,扩大大赛的影响力,拓宽参赛者的广度,让包括院校学生、社会设计师、企业等各方面的人士都参与进来,使大赛对产业的覆盖面更加广泛和丰富。而国际化方向的变革,对于立足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大赛来说相对简单一些,借助目前与这里有深入合作的哥本哈根皮草、北美裘皮协会等国际机构的力量,中国皮革、裘皮时尚的影响会很快传递到世界各地。
查加林特别强调,大赛要在赛制设置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全面考察参赛选手从画效果图、立裁、工艺、制板、材料、搭配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让设计师的真正能力得以体现,让企业和行业能够从中真正发掘人才。
目前,13届“真皮标志杯”中国时尚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中超过100人驻足海宁的皮装品牌中从事设计工作,他们优秀的设计能力和对时尚流行的精准把握,有力地促进了海宁皮革集群的整体实力提升。
产业集群的引力
“我看世界,时尚看我”的口号现在成为海宁的标签,当然飞速发展实力强劲的海宁有足够的资格和底气来这样表述自己。在这片濒海的热土上,1926年就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皮革加工企业,1993年就兴建全国第一个皮革专业服装市场。历经8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海宁已成为我国皮革业的排头兵,成为全国最大的皮革、皮革服装、皮革沙发等皮制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皮革工业的产业规模、工艺技术、主要经济指标和知名品牌数量均居国内前列,这里也是国家有关部门唯一命名的“中国皮革之都”。
连续多年担任“真皮标志杯”中国时尚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评委会主任的著名时装设计师王新元说,海宁代表的皮装时尚,已经成为中国时尚不可或缺的“晴雨表”,无论设计还是制作,都有一种明显的国际化倾向。他的这个评价,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奖赛,在这个赛事发展的背后,映射出的是海宁皮革产业和海宁中国皮革城的迅猛发展。
1997年春,海宁中国皮革城刚满3周岁,作为每岁“贺礼”的海宁皮革博览会也刚满3届。聪慧的海宁皮革人已提前预知到了设计对于提高皮装市场价值和皮革品牌附加值的决定性作用。于是,在当年举办第四届皮革博览会时,就推出了以证明商标命名的这项国家级的设计比赛——“真皮标志杯”中国时尚皮革服装设计大奖赛。虽然因为当时经验不足,条件有限,首届大奖赛举办得比较粗糙,“主要由企业自行联系设计师,将做好的皮装作品穿在模特身上展示。”但也赢得了北京、大连、福建、云南以及海宁本地近30家企业的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大赛组委会和海宁皮革企业也从这一活动中尝试把学生作品中的新颖创意和国际流行元素与企业一线实用的产品生产相结合,尝试通过大赛引进设计人才,提升品牌产品开发质量,增强自身软实力,拓展市场渠道。
从“真皮标志杯”中国时尚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走出来的设计师张思丰,当年创业时只拥有一个不到几十人的小型工厂。但是,从开办皮衣设计工作室起家的他,对于设计有着敏锐的嗅觉,也对于大赛这个平台背后的商业机遇有着准确的认知。“连续两年下来,我们在大奖赛中获了奖,同时也察觉到水洗皮可能对整个皮衣行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于是就积极从事水洗皮的设计研发。”现在的张思丰,在海宁已经成为大赛组委会人员口中的“非常骄傲”之一。
对于国内的服装专业院校来说,“真皮标志杯”中国时尚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这样的专业赛事,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学中没有专门的皮革、裘皮设计课程的缺憾,并有效地挖掘出为数不少的专业设计师。赵萍就是一个例子,她就是通过大赛进入皮装设计、介入了海宁的皮革产业发展。“海宁是我的福地,我的今天多亏了海宁!”
随着大赛的举办,海宁皮革集群的品牌,在皮装特别是裘皮服装工艺水平产生了突破,对时尚语汇的再现产生了突破,也让以海宁为皮装生产基地的国内皮装生产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产品设计,越来越重视品牌对产品销售的重要作用。
设计大赛带来的直接效益,体现在海宁2000多家生产和经营皮革制品的企业身上,大量企业开始注重设计师的力量,大批品牌开始积极投入原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大赛和设计师同样促使海宁的企业们开始走出地域产业集群的局限,放眼全世界,巴黎、米兰、东京等地的皮装、裘皮流行趋势在这里得到及时体现,已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当所有企业共同进行一种行为时,海宁的时尚已经自然形成。
毫无疑问,“真皮标志杯”中国时尚皮革、裘皮服装设计大奖赛使海宁成为中国皮装、裘皮流行的风向标,成为中国皮革与皮草最新潮流信息的发布中心,乃至未来成为中国奢侈品品牌走向世界的前沿阵地的根本动力所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