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衙前民企,强强联合走新路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6月8日

  新项目土地勘察、设备供应商谈判、设备选型等诸多事情连轴转,这几天衙前镇杭州富华布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联华忙得有些“焦头烂额”。

  而起因正是由同为本镇纺织企业的富华布业、和合纺织、奥华纺织合作总投资达6亿多元的金属薄板项目。相比原有各自的产业,这3家公司捆绑在一起,准备携手“鲤鱼跳龙门”。与上述3家民营企业一样携手转型的在衙前镇还有不少。截至目前,该镇已经有10家规模民企强强联合,转型升级,已投入与计划投资项目共5个,总投资额度超过70亿元。

  “1+1>2”强强联合升级

  衙前民营资本的合作,由来已久。10年前,恒逸集团与兴惠化纤集团聚酯熔体直纺合作,就是衙前民企大规模、高起点合作的一个起点和样本。

  同样,在纺织行业摸爬滚打了19年的傅金洋,也切身感受到民企联手合作的好处。作为金洋纺织的老总,他为与兴惠化纤、宏峰纺织合作的项目——杭州邦联氨纶有限公司给自己带来的效益作了一个形象的描述:“辛辛苦苦搞19年,不如轻轻松松搞6年,合作办企业越来越有乐趣。”金洋纺织在本部纺织行业19年的效益还不如自己6年时间里在邦联里得到的。

  由于是股份制企业,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更能吸引优秀人才经营、管理企业。作为股东少费了心思,却能带来更大的效益。这3家企业合作的氨纶连续纺项目于 2004年7月一次开车成功并正式投产,填补了国内氨纶产业无连续纺的空白,被中国化纤协会称之为国内氨纶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目前正进行第3期投入,3年后有望成为全国同行中的“老大”。

  对在化纤纺织领域的合作,区纺织印染协会副会长、兴惠化纤集团董事长项兴富认为,化纤纺织企业在业内的合作,选择在“规模大、起点高,产品相对单一”的上游产品上是比较适合。

  “1+1”一起来转型

  如果说民企资本通过联合在化纤纺织领域延伸产业链中提升价值链,是跨出了转型升级的一小步;如今,富华布业等6家民企通过联合致力于母业外的发展来改变资产结构和资产质量,则是迈出了大跨步。

  1996年始办企业的徐联华,虽然企业效益还不错,但是招工一年比一年难、成本一年比一年高的现实,让他萌生了转型的想法。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金属薄板项目,徐联华关注了近2年。原打算自己一个人投资,考虑到项目固定资产投入和流动资金需求大,他选择了与同镇的合和纺织、奥华纺织合作,而项目总投资也追加到6.5亿元。

  而青云控股、宏峰纺织和金洋纺织则与我国目前最大的重型制造企业——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合作,着手“年产500万吨冷连轧工程”。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50亿元,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350亿元。

  从化纤纺织上游的合作,转入到业外的合作,衙前资本正改变着投资结构和资产结构,优化资产质量。

  同行携手共发展

  “同行是冤家、同行嫉妒”。而如今的衙前人,早已摒弃这个落后观念。

  衙前民企资本携手第一个上马熔体直纺、第一个投资氨纶连续纺,到目前我省民营企业正在实施的投资额度最大的工业项目(年产500万吨冷连轧工程),衙前民企资本屡屡“尝鲜”。“衙前企业的合作,凝聚了各方优势,壮大综合实力办成大事,为全镇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带了好头。”该镇党委书记徐妙法说。

  “同行交流、同行联合,同行共发展,是衙前最大的财富。”傅金洋说。项兴富同样表示:“企业合作最大的好处是,企业的信用产生了‘1+1>2’的效果,金融风险降低,资产收益率提高。”

  不可否认,由于民营企业与生俱来的草根性,其在治理结构等方面都有先天不足,而通过合作,建立股份制的治理架构,走进了新的发展天地。宏峰集团董事长李泽洪认为:“合作企业起步规范,运作规范,摆脱了家庭企业模式,避免在以后的发展中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