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皮鞋皮靴来源于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24/2010 07:25:00   来源:内蒙古晨报

    “现代人所穿的皮鞋、皮靴,是古代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发明的。”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潘照东昨日告诉记者。

    潘照东介绍,北方草原民族的生活风俗,曾经成为内地人们趋之若鹜的时髦。史称,东汉时的灵帝就“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座、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是个胡风胡俗的地道崇拜者。

    今天,我们从行军床、折叠椅、帐篷等器物中,还可看见当年胡床、胡座、胡帐的影子,一窥草原民族生产方式对我国经济政治生活的贡献。

    影响中原民族生活习惯

    潘照东说,自古以来,中原民族在饮食、服装等各方面都受到北方草原民族的影响。例如,在汉字中,“鲜”字为左“鱼”右“羊”,“美”字为上“羊”下“大”,“鲜”、“美”都离不了“羊”,说明在夏、商时期羊肉就是难得的鲜美之食。这是否与商族南下后将草原民族的饮食习惯带到中原有关,是值得深入考证的。

    潘照东介绍到,草原民族喜食牛、羊肉的风俗,对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是广泛、深远的。三国时期曹植在《野田黄雀行》中就说,“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中国有句成语,形容食之鲜美叫“脍炙人口”,“脍”就是将牛、羊肉细切之,蘸上佐料如葱、芥等生吃:“炙”则是将蘸好佐料的牛、羊肉放在火上烧烤。

    古代还有“羌煮貊炙”之说,“羌煮”是指古代西北游牧民族羌人的涮羊肉;“貊炙”则是指古代东胡人留传下来的烤全羊。《释名·释饮食》中说,“貊炙,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羌煮貊炙因鲜嫩味美,传入中原后深受人们喜爱,并流传至今。

    衣食住行,是人生大事。潘照东说,北方草原民族的服饰,为适应骑马驰骋、战斗劳作的需要,窄袖短衣,轻捷便利。中原民族的服饰在商、周时期则是褒衣博带、宽袍大袖,行动不便。因此,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胡服”尚处在“骑射”之前,因为,如果不首先实现服饰的革新,则战法、兵制的革新便无从谈起。

    而鲜卑族兴起并统一中国北方之后,引起了中原地区第二次胡风服饰的变革。史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皆胡服也。”“爰自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古代汉族的习惯是穿长袍子,或“上衣下裳”,“裳”即裙子,裳里穿的则是开裆裤。北朝时期草原民族的合袴(即满裆裤)与袄子(又称“小襦袄”),即紧身小袖的短皮裘袄传入中原,大受欢迎,逐渐成为主流,并流传至今。

    草原畜牧业延续至今

    “草原民族创造了适应北方草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畜牧业生产方式。”

    潘照东认为,北方草原地区冬季漫长、严寒,春季多风沙,夏季炎热,秋季多雨水,总体上气候干旱,不适于种植业。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草原民族根据北方草原的地理气候条件选择了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水草而居,四时游牧,在广袤的草原上放牧马、牛、羊、骆驼等,并将草原畜牧业延续至今。

    自古以来,草原民族比较重视顺天而为、顺时而为,保护自然环境。例如成吉思汗颁布的《大札撒》中,就严禁破坏草原、污染河流,违者要受到严重的惩罚。草原民族重视生态环境的意识,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具有积极意义。

    中原草原人民的“生命线”

    北方丝绸之路关系国计民生,是中原人民草原人民休戚与共的生命线。

    潘照东介绍到,中原农业耕作与运输均需要大量的畜力,如马、牛,其主要来源即是北方的草原。

    中原存在对牲畜及畜产品的庞大需求,北方草原也存在对中原所产丝绸、茶叶、瓷器、铁器等各类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旺盛需求,所以自古以来形成了草原与中原贸易的坚实社会基础。这是起步最早(大禹时代)、历史年代最多(自夏代至民国)、跨越时间最长(约4000多年)、覆盖地域最广(整个北方中国)、通行路线最多(自山海关至额济纳旗)的“北方丝绸之路”,或者以贸易特点名之曰“皮毛路”、“茶马路”。

    当时北方丝绸之路影响是深远的,潘照东认为,自大禹时期开始,原居住在红山、老哈河即“紫蒙川”一带的一部游牧民族即在其首领契的带领下进行草原与内地的贸易,因其长袖善舞、多财善贾,举族经商,故被称为“商人”、“商族”。

    而由其子孙代夏而立的王朝,名之为“商朝”。秦始皇修直道,以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将首都咸阳与北方草原联系起来。

    有汉一代,包头地区的固阳道(即单于道)成为南北通衢。北魏至隋、唐二朝,呼和浩特地区的白道(即参天可汗道)成为中原与北方草原的主要通道。

    元朝建立,中原与草原归于一统,欧、亚商道畅通,草原贸易兴盛一时,元上都(在今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川)成为草原商都,元大都(今北京)成为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

    草原民族创建了北京城

    潘照东说,北京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形成城邑也有很久远的历史。但是现代北京城的基础,则是由辽、金、元三朝,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共同奠定的。

    公元935年,辽太宗天显十年,辽国得到燕云十六州后,于公元936年升幽州为幽州府,建号曰南京亦称作燕京。在辽代的五京中,以南京(燕京)人口最为稠密,经济最为发达。城北有市,陆海百货山积,北国商都呈一时之盛。

    公元1125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代辽而立,北京作为金国的中部,仍称燕京,继续成为北方最重要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城市。

    公元1215年,蒙古军攻占北京,复称燕京。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位,公元1264年复称燕京为中都。公元1270年迁都中都,两年后改称大都。忽必烈诏改燕京路为中都路,府名大兴。在大兴府东北的旷野上,新建了规模宏大的都城,即以中南海、北海为中心的今天北京城的雏形。

    今天的马扎、折叠椅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发明的胡床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