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整体企稳回升,1-4月,美国进口我国纺织服装数量总体提升幅度较大,达到21.54%。在整个国际贸易格局里,目前,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正是这个第一,可能会招致更多的贸易壁垒。现在,这一预测正在变为现实。西方经济元气大伤之下,掀起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欧美正以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为手段,对中国扬起了“反倾销大棒”。最近几个月,中国与欧美频频发生贸易摩擦,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中国纺织服装业竞争力越来越强大,这使中国服装不可避免地面对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业界普遍认为,在今年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服装面临的贸易保护压力将一年强过一年。近期,我国出口服装多次成为欧盟以及加拿大、美国的召回目标。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一些国内服装出口企业面临的已不仅仅是能否赢利的问题,而是能否生存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出口服装的被召回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仅2010年4月份,欧盟召回儿童服装产品共计17起,中国产品占10起。在去年前5个月欧盟宣布召回的92项纺织服装产品中,中国产品占据了65个名额,同比增长高达442%。去年中国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就有所上升,引发诸如“中国挤占他国市场份额”的指责,肯定美国人要挑中国企业的毛病。
面对有可能激发的矛盾,中国服装企业必须冷静客观面对,在努力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平时努力提升产品档次。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纺织服装业近年成本逐步上升,与国外同行竞争要依靠国内产业向内陆“梯度转移”。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抬高,珠三角、长三角已经不可能再一味靠低价去拼市场,低价订单越来越难做,不少企业都在尽量提升产品档次,打造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品牌。
与印度、越南、孟加拉国等竞争对手相比,中国纺织服装业从原材料到产业配套和工人水平都更完善,因此国际竞争力仍在提高。在出口时,中国服装企业应尽量少打低价牌,在出口过程中处处留个心眼,主动规避反倾销反补贴风险。中国出口连续多年高速增长,越来越逼近一个“极限值”,对此中国企业应该转而追求“利润成长”而非“总量成长”。
服装出口企业首先要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产品的检验,监控好产品原料的来源,降低人为因素影响产品质量事件的发生率。此外,企业要坚持实施名牌战略,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产品质量。
针对中外经贸领域摩擦加剧的情况,除了服装企业做好应对措施外。政府的扶持也非常重要。我国政府应积极开展与WTO国家之间的对话磋商,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争取把具有中国国情特点的服装名品等纳入国际标准,以提高中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