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纺织>  正文

内外压力 晋江鞋底走向何方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5月19日

  最近一阶段,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思恩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打开电脑,看看包括顺丁、天然胶在内的各种橡胶鞋底原材料价格是否又发生了变动。

  “从去年10月份开始,这些原材料价格发疯似的涨,很多材料的价格都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再这样下去,橡胶鞋底我们都没办法做了。”提及这些,丁思恩很无奈。

  让晋江橡胶鞋底生产厂家头疼的除了原料价格的上涨之外,还有一个现象也正越来越引起他们的注意:包括河北、山东等地的一些鞋底生产厂家也开始进驻晋江市场。内忧外患之下,晋江鞋底企业倍感压力。

  困境一:原料价格疯涨

  坐在办公室里面,丁思恩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橡胶鞋底主要原料顺丁为例,在去年下半年,每吨顺丁的价格大约在14000元,而目前则保持在22000元上下浮动,涨幅接近了50%。这对于之前以橡胶鞋底为主打产品的茂泰来说,不啻一个巨大的打击。

  “每个月我们光是顺丁就要用掉好几百吨,也就是说,现在相比去年下半年,我们每个月光是买顺丁的钱就要多花上好几百万元。这还只是橡胶鞋底原材料当中的一部分,如果再加上天然胶等其他材料,这个数目更是惊人。”丁思恩坦言,每当算起这些数字,自己的头都大了起来。

  对鞋底厂来说,原材料涨价这部分的压力在短期内只能由他们来承担,这是他们最头疼的。“买材料,我们都要付现款,不然没有人想卖给你;而卖鞋底,绝大部分情况下鞋厂都只承诺在多长的时间内付款。这部分资金压力对不少企业来说本身就是很大的一块负担。如果原料价格再涨个不停,估计不少鞋底厂都只能关门大吉了。”一位鞋底企业老板告诉记者。

  对于这种困境,晋江的鞋底企业并不是没有想过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转嫁成本上涨的压力。“但问题是,从鞋底厂接单到生产再到产品输往鞋企,中间需要经过一个不小的周期。像目前这种情况下,原料价格基本上每天都在涨,而我们只能按照最初合同上的规定向客户收款。在生产周期当中原料价格上涨部分的压力依然只能由我们自己来承担。”丁思恩告诉记者。原料价格上涨压力无处转移,让鞋底厂家们叫苦不迭。

   困境二:外来户的“抢夺”

  如果说原料价格上涨直接割去了晋江鞋底企业们的利润,那么河北、山东等地鞋底厂对晋江市场的抢夺则更让他们倍感压力。

  在丁思恩的办公室里面,放着一双EVA一次射出做中底、TPR材料为大底的鞋底成品。在这双鞋底上面,则打出了“津新鞋材公司晋江办事处”等字样,上面还附上了具体的联系电话。

  “业务员告诉我,这双鞋底对方只报价8.5元;而同样的产品,在晋江任何一家鞋底厂都要超过10元才有办法生产。”丁思恩说,“当我首次听到那个报价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碰到同样情况的并不只有丁思恩一个人。腾达鞋材总经理吴庆安也告诉记者,自己几年前在河北秦皇岛考察的时候,便觉得当地的鞋底厂家可能在未来会给晋江市场带来压力。“当时我们去考察的时候,虽然对方的技术还没有我们成熟,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远远不如我们。但问题是,他们那边的产品报价实在太低了。等到技术上的问题解决后,他们完全有能力向晋江、广东等其他鞋产区进军。”

  “我们肯定没有办法做到像对方那么低的价格。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人力成本是很大的决定因素。随着内陆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肯定会选择在老家周边打工而不会像以往那样跑到沿海地区来。这对鞋底这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毫不夸张地说,现在茂泰正处在最困难的发展阶段。”丁思恩表示。

  出路:向高端鞋材市场进军

  内忧外患之下,茂泰选择的方式是向二次MD等更高端的鞋底领域进军。从今年开始,茂泰开始大量接单生产二次MD鞋底,在丁思恩看来,这是缓解当前压力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相比传统的橡胶鞋底,二次MD鞋底领域门槛更高,对于企业各方面的要求更多。比如,需要企业生产车间里面有橡胶、MD、贴合等工序。对现在大部分鞋底企业来说,这还是比较难办到的。”对于这一点,丁思恩颇为自信。

  抱有同样看法的并不只有丁思恩一个人。伟尔踏鞋材总经理李华丰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公司生产的鞋底当中,绝大部分也将以二次MD为主。“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对于产品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可能在目前来说,二次MD是比较高端的产品,但是再过十年说不定就成了非常普遍的产品,就像以前的橡胶鞋底一样。如果我们能够更早进入这个领域,势必会占据更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