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全釉薄胎陶瓷技术在国内得到应用与研究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04/2013 18:18:02

  坐落在 中国青花瓷之乡 大埔县南部的桃源镇,有一个昌隆陶瓷工艺厂,该厂自主研发的 全釉薄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项目,填补了我国 薄胎瓷 生产工艺空白。最近,该项 目荣获 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是梅州目前唯一荣膺此殊荣的项目。

  

  薄胎瓷 亦称 脱胎瓷 、 蛋壳瓷 ,薄胎瓷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薄似蝉翼,亮如,轻若浮云,是中国传统艺术名瓷之一,被喻为 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由于薄胎瓷器的瓷胎轻薄、强度低,制作过程中极易破裂和变形,对原及制造工艺要求极高,且产量很低,大部分薄胎瓷用于生产附加值较高的、水注、工艺等陈设瓷,日用薄胎瓷器很少,此前更未见有成套薄胎日用瓷器销售。

  

  昌隆陶瓷工 艺厂创 建于1997年冬,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和拼搏,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长发展起来,成为梅州乃至广东 釉下青花瓷龙头企业 。2005年10月,昌隆陶瓷工艺厂开始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创建了梅州市青花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施 全釉薄胎陶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项目。该项目在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瓷土矿的特性,通过在瓷胎中引入纳米强化机制增强薄胎瓷强度;引入烧成降低薄胎瓷烧成温度,缩短烧成周期,同时增强造型稳定性;通过二次釉烧的全釉工艺,克服了传统薄胎瓷器边角无釉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采用了从 原料改进精选 到 烧成 共19个全新的 全釉薄胎工艺流程 ,达到了传统薄胎瓷器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 的质量与效果。该厂于2007年6月成功开发出全釉薄胎、、、保温杯以及花瓶、通花盘等几十种日用瓷及陈设瓷,极具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产品面市以来供不应求。

  

  这种 全釉薄胎陶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成果,主要由 纳米强化技术、烧成添加剂技术、全釉技术 等三个关键技术组成,目前已全部转化为生产力,获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2007年8月至今,该厂全面实施 生态陶瓷系列产品开发 利用低廉、普通矿物资源,使坯土成本降低1至3倍;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行废瓷土、废石膏、废匣钵、包装制品、回收,废瓷等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固体废料再生率达到90%,年节省100多万元。同时,投巨资改进技术,采用最新耐火材料,使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15%以上,产品合格率提高10%,产量提高20%,质量同时大幅度提高, 全釉薄胎陶瓷产品 售价为市场同类产品的3倍以上。此外,这一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填补全国陶瓷生产工艺空白的科技创新成果,已在大埔陶瓷产区多家生产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企业推广应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新增就业人数265人,累计实现年产值近2亿元,利税3680多万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

  

  记者采访了昌隆陶瓷工艺厂总经理邓国舟。他说,企业建设和发展就如 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攻克薄胎瓷技术这一科技难题,凝聚了大埔几十代 陶瓷人 的心血,饱含着华南理工大学科技人员的智慧,也是省、市、县科技部门鼎力支持的结晶,也显示着科技对企业的巨大推动力。邓国舟向记者描绘了企业发展蓝图:继续走 科技兴瓷 和 低碳循环绿色 之路,在着力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大出口份额,进一步开拓国内陶瓷精品市场,销售 闯出山区 ,尽快发展到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大城市,让这一科技成果与广大群众共同分享,也为梅州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