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灯饰网】蓝光没那么可怕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具生产国。然而,最近有消息称,医学专家担忧LED蓝光会对视网膜造成损害,甚至是失明。这一消息在网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大量转发评论。
LED灯具蓝光真的有这么大的危害吗?所谓的“蓝光溢出”真的是伤害眼睛的“潜在杀手”吗?1月6日,上海市质监局专门组织检测机构对部分LED照明产品进行了风险监测,从不同渠道采集27个样品进行了蓝光危险性检测。与此同时,该局还首次“跨界”邀请了医学界、高校和产业界的专家一齐“会诊”,听取各方意见。
我国相关标准并不落后
有一种声音认为,因为我国缺乏相应的标准,导致LED的蓝光问题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对此,上海市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副站长、上海市照明学会理事长俞安琪介绍了此次27个样品的检测依据——国家标准GB/T20145-2006《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据介绍,该标准虽是2006年发布的,但与目前现行的国际标准版本是等同的。这就是说,在标准的制定方面,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是同步的,并不落于人后。
目前的问题在于,这一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标准的执行力打了折扣。因此,各方“会诊”达成的共识是:需要将该标准的性质提升为强制性,并列入照明CCC认证标准中。
“妖魔化”蓝光不科学
蓝光是否真如传闻说的那么可怕?与会专家指出,蓝光是自然界一直存在的光,也是太阳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白光光源中也必然存在。这意味着,我们生活的环境不可能“脱蓝光”,把蓝光“妖魔化”显然是不科学的。
至于蓝光的危害,与会的医学界代表、上海五官科医院主任医师姜春辉提出:“通过近年来对于小白鼠的试验,蓝光对视细胞的伤害已成定论,并且深入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俞安琪却有不同的看法,他指出处于密集曝辐的“富蓝化”环境与常态化的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他也强调,正是因为注意到了白光LED照明产品蓝光光谱较丰富的特点,才有了光生物危害的国际标准,以此提示产品应达到的安全性。
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教授牟同升提醒,目前标准的限值是基于...和8小时曝辐的实验数据提出的,尚未考虑光对人体的积累性长期影响和某些特殊人群,例如婴幼儿可能会长时间直视光源,从而造成对视网膜的伤害。复旦大学研究所副所长张善端提出,今后标准制定中宜严不宜宽。
与会专家建议,虽然标准规定0类(无危险)和1类(低危险)的产品都是可以安全使用的,但对于特殊人群应明确使用0类产品。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