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已然将汽车视为首要的代步工具,汽车在人类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司空见惯。这其中尤以亚洲地区的汽车工业发展速度最快,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据预测,到21世纪二三十年代新增市场容量约2000~3000万辆,新增的容量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届时亚洲地区汽车需求量将新增2000万辆左右,其中一半左右在中国。
尽管2012年汽车工业整体销售情况有所下滑,但这却丝毫没有撼动各界人士对汽车工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随着世界经济频频振荡,石油资源日益紧缺,油价一再高抬,令汽车消费者日益看重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同时,人类对地球环境的重视程度大幅提高,这些都促使汽车轻量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宣传口号。如今,汽车材料向轻量化、节省资源、高性能和高功能方向发展。随着汽车工业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汽车厂家难以在一国范围内完成汽车产业的全部采购,必然从过去依赖自身生产能力转向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塑料材质的汽车成为热宠,凭借优异的性能和较轻的质量赢得了大量汽车制造商的青睐。
从相关的测试统计中了解到,如果汽车重量降低10%,油耗可以减少5%-7%,并且二氧化碳的排放也会得以降低。对部分汽车部件或车身覆盖件而言,采用塑料材质替代钢铁等高密度材料,不仅能够大幅度减轻汽车整体重量,而且还有助于改善设计自由度,令汽车造型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如今,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如前后保险杠、发动机罩、行李箱盖、顶盖、翼子板、车门内护板、车身骨架构件等。而目前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塑料材质只要有()、()、()、PE(聚乙烯)、PA(聚酰胺)、(聚碳酸酯)、POM(聚甲醛)、PF(酚醛塑料)、/PBT(热塑性聚酯)、(丙烯腈-丁二烯-笨乙烯共聚物)、PMMA(聚...甲酯)等等。
结合了高新科技的工程塑料不仅在重量上比传统占有优势,在硬度、安全性、阻燃性、耐候性等方面也毫不逊色。凭借其质量轻、耐腐蚀、耐冲击性好、绝缘性好、导热性低、设计空间大、制造成本低等独特优势,利用工程塑料代替传统钢材的做法已经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汽车零部件制造中以塑代钢,可以降低汽车自重,从而有助于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在西欧地区,塑料在汽车制造中所占比例已从1970年的6%增长至现在的约15%,预计到2020年该比例可能上升到25%以上。目前在中国,塑料在汽车业中的用量只有欧洲的一半左右,高档工程塑料的使用量则更低。可见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仍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和空间。在汽车轻量化趋势的指引下,塑料材质不仅为汽车工业开辟全新发展方向,也为人类的绿色事业作出了贡献。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