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国贸中心、上海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深圳的京基金融中心、地王大厦 或许你不会想到,这些外观时尚、美轮美奂的建筑,可能都是高耗能产品。由于相关立法存在空白,过去20年间,国内玻璃幕墙建筑一直缺乏有效的能耗管理。不过近几年来,降低公共建筑能耗开始为各大城市所重视。
以上海为例,该市自2007年就开始对外公示机关、商场、医院、宾馆等不同建筑的能耗情况;今年9月,上海市政府表示,将全面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并对新建项目强制实行分项计量和改造。同时,近两年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也纷纷出台了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建筑能耗已被提上各地政府的议事日程。
在这一背景下,新的产品应运而生,以佛塑科技(000973,股吧)(000973)为首的上市公司在二氧化钒高分子智能贴膜研发领域进展迅猛,且产业化突破在即,玻璃幕墙建筑有望披上节能新装。
大型建筑成能耗 巨无霸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在国内城市的街头,玻璃幕墙建筑是非常少见的。随着经济增长提速和大规模建设的到来,商用写字楼和高层住宅在各大城市拔地而起,到2005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和使用国。
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前会长、建筑专家倪德良见证了过去20多年间上海城市建筑和节能情况的变迁。他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末,建筑节能没有得到相关部门重视,高层建筑的和往往缺乏保温隔热措施。近十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以玻璃幕墙为例,通过推广节能贴膜、帘或者更换中空,从玻璃中耗散的建筑能耗比一直在降低。
据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统计,目前上海市能耗总量中,建筑能耗占比接近20%,其中玻璃幕墙仍然是能耗大户,从耗散出去的能量占比在25%-50%不等。虽然玻璃幕墙的能耗占比一直在降,但不断增加的建筑仍然在推高能耗总量。
目前,上海市大型建筑总面积是民用建筑总面积的30%左右,但全年总耗电量达到1200万吨-1300万吨标准煤,远远超过全市居民生活用电量900万吨。 倪德良说,公共建筑用电量从10年前的接近,到现在大幅超过居民生活用电量,已经构成严重的社会能源负担,这在其他城市也不例外。
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心主任金平实看来,之所以巨资兴建的大型建筑最终成为能耗 巨无霸 ,是因为在设计和管理上存在缺陷。 国内建筑大多追求外观,但很少采取绝热、保温的节能措施,很多写字楼白领都知道,自己办公室的几乎是全年无休运转。从管理角度看,欧洲很多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明确立法要求使用低辐射玻璃(Low-E),并严格控制大型建筑的落地窗和玻璃幕墙面积。 金平实表示。 1/3 记录数: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