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大连玻璃淬火煎熬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1/2012 11:03:53

  日本大地震导致日本在去年向大连大量转移订单,加上日本灾后重建,大连有的玻璃生产企业曾品尝到这一"意外商机"。然而,今年,对于大连产业来说,则是完全的寒冬。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前不久,大连一家玻璃生产企业停产,其曾经是大连三家规模较大的玻璃生产企业之一。

而来自大连关检方面最新数据也证明了这种现状:今年上半年,大连关区出口223.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3.7%;货值639.6万美元,同比下降48.2%。

我们生产的玻璃主要出口到非洲、南美以及俄罗斯等海外市场,不过,今年以来,受到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我们所接的海外订单量下降了约50%左右。不仅如此,出口玻璃的利润也在急剧下降,海外客户都在竭力压价。 大连华尔润建材有限公司销售科负责人赵大勇表示,对于该公司来说,出口业务几乎成为鸡肋。

那么,内贸情况又如何呢?赵大勇表示,最近两年,玻璃的内贸市场也很难做。 房地产市场在宏观调控下,比较低迷,与之相关联的玻璃产业自然受到影响;此外,玻璃内贸的价格也在逐年降低。2010年时,国内市场每箱玻璃曾卖到110元,去年已经降到95元左右了,而现在,只有75元。玻璃生产企业利润日趋微薄,有的企业就是在维持。

据旭硝子特种玻璃(大连)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王女士介绍,该公司的玻璃主要出口日本市场,但今年以来,受到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出口量也明显下降。

大连能生产玻璃的规模企业本来就少,而在两个月之前,大连本土一家突然停产,据称停产原因就是因为见不到利润,企业难以为继。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在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下,大连玻璃产业处境艰难。

抓住新突破口

大连海关方面有关人士介绍,在今年的不利情况下,大连玻璃产业也在积极寻求突围,其中新西兰和韩国等成为出口中新的增长点。 今年上半年,对新西兰出口33.1万平方米,增加1.1倍;对韩国出口25.8万平方米,增加1.2倍。 上述人士表示,大连玻璃产业在寻求到突破口之后,应该趁势发展,争取脱离窘境。

据业内人士介绍,与大连玻璃产业情况相似,目前,国内停窑率在26%的历史高点。而停产带来的供给收缩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但并非扭转行情的根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