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炒房者深度,开发商日子也不好过。
记者最近调查发现,2009~2011年间,在温州高价拿下住宅地块的开发商,按现在楼盘销售价格测算,如今多数只能勉强保本或大幅亏损。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地块资本构成中,大多为温州规模以上的大中型民营制造企业。之前,温州民企大规模进军房地产,出现 大企业造楼、小企业炒房 现象,这被视为温州 产业空心化 的主要佐证。
与最高位相比,如今温州新房价格下跌30%~40%,地价下降30%左右,令涉足的温州民企备受压力。一位温州大型房地产企业高管认为,做了20年实业后,把资本全部放到房地产,如今深度被套、资产贬值,这就是温州企业的不想纯粹做实业的悲哀。
规模进军房地产
温州服装商会会长、浙江奥奔妮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晨爱日前对本报表示,温州民企进行房地产开发,已有很长一段时间。 2010年前后,他们开始规模进入,项目多数集中在温州。
郑晨爱说,目前温州有几十家规模服装企业,以搭股、参股、控股等方式涉足房地产项目开发。此外,大量企业主手里都有几套房子。 这不仅在服装业,其他行业也存在类似情况,有的参与比重比较高。
事实上,在产业集群化、资金密集行业中,温州民企多以抱团形式予以投资,且多数集中在房地产领域。
2003年,温州当地8家,成立全国最大锁业联合体强强集团。除主业外,该集团近年来在外省投资商务酒店、房地产以及锌业等,同时也在温州进行房地产开发等。
2004年,温州中瑞财团、中驰财团出世。前者由十余家制造企业股东组成,号称能撬动100亿民资;后者由7家企业组成,号称近30亿元的可运作资金。在实际运作中,房地产均为其主营业务,其中中瑞财团先后开发曼哈顿、公园大地等项目。
2010年11月底,以楼面地价3.7万元/平方米,竞得原温师院操场地块的置信房地产开发公司,背后大股东为数十家民营企业老板,全部股东由250余人,形成金字塔形资本结构,所涉行业包括服装、眼镜、打火机和等传统加工制造业。
此外,业内一直盛传,2010年由8家集团19家公司组建的温州瓯联集团,以 大股东 控股方式竞得主城区某地块。该集团股东多为瓯海知名龙头企业,分跨于十多个行业,涉及专业市场、房地产开发等领域。
1/4 记录数: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