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2011~2012年我国建筑陶瓷产业形势分析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1/2012 14:50:48   来源:华夏陶瓷网

  

  1、我国建筑陶瓷的产量与产能
  
  2011年全国陶瓷砖总产量87.01亿平方米(870141万平方米),相对2010年75.76亿平方米的产量增长了14.86%,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较2010年增幅17.87%有所减缓。2011年全国陶瓷砖产量数据特征与往年数据明显有较大变化,有迹象表明我国陶瓷砖行业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步入平缓发展的过渡期。2011年《全国瓷砖产能报告》[1]调查数据显示,按全年310个工作日,全国的陶瓷砖产能已经突破100亿平方米,这也意味着2011年全国陶瓷砖产能没有全部释放,大约有13%的产能被储备了。
  
  2011年全国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陶瓷砖产量(单位:万平方米)表1-1

中国建材网  

  全国各省份的陶瓷砖产量中,广东继续保持第一大省份的地位,而且是在2009年产量下降3%之后连续两年增长[2],2010年增长18.95%,2011年增长23.05%。
  
  2011年全国陶瓷砖产量的前14位省份的排位顺序与2010年完全相同,这几乎表明全国陶瓷砖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正在逐步地发展之中。2011年全国陶瓷砖产量的一个明显特点是,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1个出现负增长,其中有:含有阳泉、阳城产区的山西产量下降39.96%;含有米泉产区的新疆产量下降33.29;含有鄂尔多斯产区的内蒙古产量下降29.89%;含有易门产区的云南省产量下降26.34%;含有岳阳产区的湖南省产量下降11.76%;含有淄博、临沂产区的山东省产量下降11.31%。相对之下,2010年全国陶瓷砖产量中,仅山东、重庆、湖南三省份出现负增长,幅度最大是山东,-6.84%。2011年众多省份的陶瓷砖产量出现负增长,无情地说明各地陶瓷产区已经步入了发展与调整的共存阶段,这些迹象表明我国陶瓷砖行业发展正在从高速发展向平缓发展过渡。
  
  用表观年人均瓷砖消费量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看到我国瓷砖产业的现状(是否接近过剩?)。2010年我国的表观年人均瓷砖消费量[=(年产量-出口+进口)/人口总数]已经达到5平方米,已经处于世界高位,明显超过绝大多数的世界瓷砖生产制造消费大国,如:巴西、印度、伊朗等国。2011年我国的陶瓷砖产量达到87.01亿平方米(其中:出口10.15亿平方米),则这个年表观人均瓷砖消费量已经达到5.61平方米/人。这是我国表观年人均瓷砖消费量数据的历史新高。这已经表明我国的年人均陶瓷砖表观消费量明显处于高位,目前位于全球第一。历史上2005年西班牙陶瓷砖产量6.09亿平方米(当时位于世界第二大陶瓷砖生产制造大国),国内消费3.03亿平方米,4520万人口。出口3.41亿平方米。2005年西班牙年人均瓷砖消费量达6.7平方米/人。我国目前表观年人均瓷砖消费量是全球第一,已经接近全球历史上第一。表明我国的瓷砖产量与消费已经接近饱和边缘。 

   陶瓷砖产品接近饱和的边缘,影响我国2012年陶瓷砖行业发展的关键是国家的整体经济形势,2011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2年国家施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宽松与稳健同时出现有点模棱两可,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也没有完全的定数,2012年的整体国家经济政策仍然充满着不可预知性。建筑陶瓷产业与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唇齿相依,虽然2012年的商业房地产形势还不够明朗,但经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一定会出现一个较大的补充,2011年1000万套与2012~2014年的3600万套经济保障性住房建设会对建陶产业带来较大的带动。对比2011年建筑陶瓷产量连续第八年两位数的增长,2012年可能是我国陶瓷砖行业从高速发展进入平缓发展的过渡时期的开始,这个时期可能不是一年而是几年,《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十二五”期间建陶行业平均4~5%的增长是这种形势的一种诠释(尽管对2011年来讲是完全不对应)。
  
  无论怎么说,我国的陶瓷砖产能与实际产量人均水平虽未突破世界历史极限,但应该已经处于相对过剩的边缘,过剩是市场经济的终极目标,无论是过剩前夕还是过剩到来,“十二五”期间行业的洗牌、调整都会明显加剧,关门倒闭、兼并重组间或会时有发生。概括的来讲,2012年陶瓷砖产量将进入平缓增长阶段,总体来讲我国的陶瓷砖产能与产量已接近步入相对过剩阶段,行业内的竞争将不断加剧,表现可能是洗牌、重组,实质是调整、提升。
  
  2、我国建筑陶瓷产品质量
  
  说起陶瓷砖产品质量,无论是产品的制造商还是消费者,还是主管产品质量的官方或行业其他方面的专业或非专业的人士,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感觉到我国陶瓷砖产品质量越来越好,随着我国陶瓷产业的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也随之而不断提升进步。但是我国一直缺乏陶瓷砖产品质量全面定量描述的统计数据及分析。每年例行的“国抽”(陶瓷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从整体上对陶瓷砖产品质量有所反映。
  
  2011年9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11年陶瓷砖产品质量“国抽报告”──《陶瓷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2011年陶瓷砖产品“国抽”抽查了14个省、自治区,202家企业生产的202种陶瓷砖产品。产品合格率86.1%。对比前两年的“国抽报告”可以看到:2010年产品合格率为81.62%;2009年为73.35%。三年来抽检产品的合格率年年都在攀升,从侧面多少反映了一些我国陶瓷砖产品质量的状况,而且2011年没有出现放射性超标的案例。
  
  “国抽”已经“规范”三年多了(《陶瓷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已经实施三年多了),每年的“国抽”报告都会在央视的“每周质检报告”栏目曝光。但国家相关部门对“国抽”不合格产品的限制与惩罚远没有到位,完全不能与食品药品等产品相提并论,所以大部分陶企完全不够重视,估计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相信陶瓷砖产品的质量问题将越来越为社会、舆论、消费者所重视(甚至可能为一些陶企的竞争对手所重视),生产企业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将自食其果,而导致最终严重影响陶企的产品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
  
  3、我国建筑陶瓷产品出口
  
  3.1.2011年可以被称为中国陶瓷砖产品被反倾销年
  
  2011年陶瓷砖行业,因为欧盟27国对中国陶瓷砖产品的反倾销诉讼终裁最后尘埃落定,将之称之为中国陶瓷砖被反倾销年,估计不会有太多争议。其实将2011年说成中国陶瓷砖行业的被反倾销年,除了9月17日欧盟27国的终裁:对部分中国陶企实行26.3%~36.5%的进口关税,其他实行普遍税率69.7%的惩罚性关税。还有5月份,泰国对华陶瓷砖反倾销案终裁前的税率确定:其中48家未抽样出口制造商获得的反倾销税率为4.58%。7月25日阿根廷工业部通告我国,称其已收到国内业界的书面申请,要求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未上釉地砖和饰面瓷砖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其后另一个南美国家秘鲁也相继提出要求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砖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巴西由原拟准备提出的反倾销调查而改为直接增加中国陶瓷砖产品的关税,9月6日,巴西外贸委员会宣布,从即日起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工业,主要措施就是直接提高7种制成品的进口关税,其中包含对中国的瓷砖关税从15%提高至35%。  

   3.2.2011年中国陶瓷砖产品出口数据
  
  2011年全年陶瓷砖产品出口10.15亿平方米(101528万平方米),出口额47.644亿美元,较2010年全年出口8.67亿平方米增长17.07%,较2010年全年出口额38.511亿美元增长23.72%。2011年陶瓷砖出口平均单价4.69美元/每平方米,较2010年陶瓷砖出口平均单价为4.44美元/平方米,增长5.72%。2011年我国陶瓷砖出口又是量增、价涨、平均单价升的一年。2011年中国对欧盟陶瓷砖产品出口遭遇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反倾销终裁,这期间不少媒体夸大了欧盟对中国陶瓷砖出口反倾销的影响,认为将重创我国陶瓷砖产品出口。数据证明2011年是中国陶瓷砖出口全面增长的一年,其中沙特、美国、韩国仍是我国陶瓷砖出口的三大目的国,都出现较大增长,对印度、巴西等地的出口增长,已使印度成为我国陶瓷砖出口的第四大目的国,巴西成为第六大。在全国陶瓷砖产品出口方面,广东省仍是最大的陶瓷砖出口省份,出口量占全国70.71%,出口额占全国79.21%,相对2010年所占比例(出口量:72.27%,出口额:79.48%)略有下降。

中国建材网

  2011年佛山陶瓷出口贸易总值增长15%,2011年佛山陶瓷出口全年合计5万批,货物总值12.6亿美元,批次增加了6.2%,货值增加了15%,其中釉面砖2.2万批次,共128.2万吨,出口值合计4.05亿美元,增长12%,而增长最快的抛光砖依旧出口最多,达2.8万批次,共283.5万吨,合计8亿美元,卫生陶瓷则为3061批次,约0.5亿美元[3]。
  
  十多年以来,中国陶瓷砖产品在国际上几乎年年遭受反倾销,但是出口却是年年增长,而且是“三增”(量增、价增、平均单价增)并进,2011年也是如此。尽管中国陶瓷砖的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世界第二大陶瓷砖生产制造大国的产量,但中国的陶瓷砖产品出口仅占国内全年陶瓷砖总产量的10%,与我国卫生陶瓷行业(出口>30%)及日用陶瓷行业(出口>70%)比较依赖出口完全不一样,也不象意大利、西班牙陶瓷砖行业产品出口超过50%,过渡依赖出口市场。我国陶瓷砖产业受国际经济市场的变化影响不大。
  
  3.3.2012年针对我国陶瓷砖产品出口的反倾销还会出现
  
  目前世界瓷砖的十大制造国分别是中国、巴西、印度、意大利、伊朗、西班牙、越南、印尼、土耳其、埃及,其中的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已对中国进行了反倾销,其余六个国家都将是未来重要的对华瓷砖进行反倾销的国家,对比2010年我国瓷砖出口的十大目的国分别是沙特、美国、韩国、阿联酋、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巴西、马来西亚,其中韩国、泰国、印度已经对中国进行了反倾销,马来西亚已经对中国瓷砖加了重税,这里很明显可以看到除了印度之外就是巴西同时处于这两个十大系列国家之中(印度已是对中国瓷砖进行反倾销的第一个国家),而且近年来我国对巴西的瓷砖出口迅速增长,2009年1162万平方米;2010年2569万平方米,而在2005年中国向巴西出口的瓷砖仅为14.8万平方米,对于年产超过8亿平方米的世界第二大瓷砖生产制造国很难容忍中国瓷砖的大量进口。巴西对中国瓷砖产品的发倾销将一触即发,很可能在下一届世界杯举办之后,这一轮建设高潮完成之时爆发;类似情况的还有沙特、阿联酋,沙特长期是中国瓷砖的第一大出口国,现在瓷砖工业在沙特高速发展,2010年从中国进口瓷砖6142万平方米,与整个国内的产量相近,而在2005年沙特的瓷砖产量仅2000万平方米,阿联酋长期是中国瓷砖的三大出口地之一,2010年跌到第四,中东的沙特、阿联酋、伊朗是对中国瓷砖产品反倾销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是临近的东南亚国家越南、印尼等国;还有埃及、墨西哥。
  
  3.4.2012年我国的陶瓷砖产品出口还将继续增长
  
  2012年我国陶瓷产品产品出口还将是继续增长的一年。主要理由有:首先我国陶瓷砖产品的竞争力在全球无与伦比,产品极具性价比优势;其次是全球陶瓷砖产品需求仍然处于稳定发展期,全球的陶瓷砖产业,除欧盟、北美外,都处在不断发展扩大之中。  

     4、我国建筑陶瓷产品市场与营销
  
  关于我国陶瓷砖产品国内市场的销售,可以说长期缺少完整的数据,且不说全年的份额、销值,就是全年的销量、每年产品的产销率都缺乏完整的统计数据或相对的权威数据。2011年我国陶瓷砖销售额3000亿元,增长31%[4]。“十一五”期间的陶瓷砖产品产销率如表4-1所示。

中国建材网

  表中的销量是中国国内的陶瓷砖产品消费,产量是总产量。虽我们无法知晓这些陶瓷砖产品的销量数据的具体来源与统计方法,对于品种千差万别单价跨度极大的陶瓷砖产品具体的销值数据就更难得到。我国陶瓷砖产品全年产量的10%左右出口,也就是说在“十一五”期间,含出口的陶瓷砖产品产销率基本在95~99%之间,这也是陶瓷砖产量连续8年两位数增长的市场动力。
  
  2011年下半年陶瓷砖全国销售形势的变化,使山东、四川等陶瓷砖产区出现较大面积的停窑,相对来讲,佛山产区所受的冲击最小,显然与佛山陶企在品牌、渠道、终端诸方面比其他产区略胜一筹不无关系。这也使得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11个省市地区的陶瓷砖产量负增长。2012年陶瓷砖营销整体战略仍然是围绕着品牌、渠道、终端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陶瓷信息报社,2011年全国瓷砖产能报告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发展白皮书(2011)
  
  [2]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鉴(建筑陶瓷·卫生洁具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佛山陶瓷2011年出口贸易总值增长15%,《陶瓷资讯》2012年2月3日
  
  [4]缪斌,2010年建筑陶瓷与卫生结局行业发展形势分析与“十二五”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