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房地产市场要坚决防止“微调”放水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30/2012 15:31:31   来源:每日科技网

  

  全国已有33个城市出台楼市微调政策
  
  根据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系统的最新报告,截至目前全国105个监测城市中,北京等33个城市从不同角度出台楼市微调政策,房地产市场再次进入敏感阶段。
  
  记者25日从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系统获悉,2011年下半年以来,105个监测城市中,北京等33个城市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台了楼市微调政策,政策微调内容涉及公积金贷款额度、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以及购房补贴等。除上海、芜湖、佛山、成都等4个放松限购政策“红线”的城市被叫停,其余城市不涉及限购的政策微调均还在实施。在这种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以及地方政府出台的微调政策不断加大的局面下,部分城市的市场预期正在出现变化,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市场再次进入敏感阶段。
  
  报告指出,国家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基调仍始终没有改变。国务院常务会议及住建部、发改委、央行、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先后表态,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在稳增长的基调下,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与地方政府调控措施的微调并存,部分地区的市场预期正在出现一定变化。
  
  报告说,二季度地价水平呈现出趋稳略升、涨幅继续回调态势,房地产市场出现初步回暖迹象。目前对楼市采取微调的城市,其措施尚未对土地市场产生直接影响。预计三季度商业和住宅等房地产用地价格将持续上升。随着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调整,房价和地价上行动力增加,可能出现新的优质高价成交地块,要警惕宽裕货币资金再次流向房地产业。为避免房地产市场反弹,近期需要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释放明确调控信号。王立彬
  
  8个督查组赴16省份进行专项督查
  
  国务院办公厅24日发出通知,决定从7月下旬开始派出8个督查组赴16省份,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这立即引起社会强烈关注。专项督查的实施,传达出中央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坚决制止地方“微调放水”的决心。
  
  社会公众注意到,此次通知要实施专项督查,是中央部门十多次表态“调控绝不动摇”的连续动作。此间,30多个城市屡屡出台“地方新政”,试图以地方“微调”来化解中央的房地产“宏调”。政策的持续博弈,加剧了市场波动,动摇着社会预期。实施专项督查,正是释放中央政策明确信号,为地方微调政策划红线的有力举动。
  
  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落实程度,直接影响到宏观调控的成果。今年以来特别是第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市场信号趋于混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宏调”与“微调”间的摩擦增大,影响了市场预期。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以来,地方政府一直“微调”不断。有机构统计表明,进行“微调”的城市至少达到40多个。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最新数据,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105个监测城市中,北京等33个城市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台楼市“微调”政策,内容涉及公积金贷款额度、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及购房补贴等,而上海、芜湖、佛山、成都等城市因为碰到限购政策的“红线”被叫停,其余城市的“微调”仍在继续。

   其实,在宏观政策层面,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基调从未改变。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决不让调控出现反复”。5月中旬,温家宝总理在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发改委、央行、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先后表态,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
  
  中国地区差异大、市场主体多元,宏观政策在各地执行过程中的确存在因地制宜的问题。但地方“微调”必须服从中央“宏调”,碰触“宏调”底线、红线的,必须坚决叫停。在稳增长基调下,必须确保流动性真正投向实体经济,并服从转方式、调结构的长远目标,坚决防止“宏调”筑坝、“微调”放水而重蹈为“保增长”而绑架房地产的覆辙,避免房地产市场来之不易的调控成果付诸东流。王立彬
  
  调控并非“基本靠吼”仍有政策储备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楼市向暖,房价似有反弹趋势,决策层多次表态:坚持调控,不放松、不动摇。
  
  不少媒体将这种表态描述为向市场“喊话”,并细心地发现,半年来共“喊”了十多次。有人因此开玩笑:调控看来基本靠吼。
  
  调控确实要“吼”,但并非“基本靠吼”。换句话说,吼,是一种有效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仍有政策储备。
  
  先说吼吧。去年至今,累计有数十个城市,以“稳增长”为由头,以“微调整”为包装,试图放松楼市调控。媒体一曝,上面一吼,该收的都收回去了。
  
  吼的深层次含义,是坚持既有政策,狠抓具体落实。
  
  当前市场预期有点乱,除了因前期降价带来的刚需入场、房价反弹,一些地方探头探脑的松绑尝试“功”不可没。近期,国务院高调督查各地调控落实情况,既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也可为深化调控提供政策依据。
  
  除了表态度、抓落实的“吼”,坚持调控还有哪些新的实招?
  
  本轮楼市调控,核心是限购、限贷,重点是抑制投资投机需求。
  
  往前看,调控之初,在房价飞涨、投资疯狂的背景下,抑制投资需求、保障刚性需求,很必要,也很有效。往后看,40个城市个人住房信息已经联网,未来将扩大到500个城市,为继续限购、限贷提供了更大空间。
  
  考虑到一些地方“松绑”楼市的冲动,当前限购不仅不应该放松,在一些城市或应进一步从紧。尤其是住房信息联网的城市,有可能实现联网范围内的城市,限购多套房。
  
  维系市场稳定,尤需增加供给,当前可操作的手段还不少。对拍出去的土地,要严控“批而不建”,促使开发商及时开工盖楼,尽快形成有效供给。对已盖好的房子,要严控“建而不售”,打击捂盘惜售,鼓励以价换量。对已经卖出去但长期空置的房子,要通过经济手段鼓励出租、减少空置。
  
  由于城镇化加速,城市土地有限,楼市的长期整体供求关系偏紧。加大有效供给、抑制投资需求,二者不可偏废,都要长期坚持。
  
  稳需求和促供给的政策,有的是现成的,有的正研究储备。毋庸置疑的是,如果房价面临失控风险,政府不会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