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用专业赢得信赖——记奥邦焊业总经理王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5/2012 18:10:10   来源:怀柔经济和信息化 作者:于力晗

  

  王存身上浑然地糅合了两种特质:知识分子特有的淡然谦和与企业领导者的深谋远虑。在他的带领下,创立不过七年的北京奥邦焊业有限公司发展步伐沉稳有力,保持着在国内堆焊修复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
  
  低调--这是北京奥邦焊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存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5月的一天,当前来采访的记者走进他的办公室时,他正和公司的英籍副总在讨论工作。看见记者一行人,两人立刻上前握手寒暄,并对摄影记者略带歉意地说:“我们厂里的设备虽然技术含量很高,但外表却实在不太漂亮,大概没法让你拍出效果美观的照片来”。
  
  领导者的气质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形象,而王存的低调体现在奥邦焊业的发展上就是沉稳、执着、专一。
  
  从工程师到企业家
  
  1997年,学材料出身的王存来到英国的某公司完成自己的博士后出站论文。当时,该公司的研发小组由两个剑桥大学材料系的博士领导,他们对于这个从中国来的博士很不以为然。
  
  几周以后,王存向研发小组提交了一份自己设计的材料配方报告,读过报告后,几位傲慢的英国同事对报告中缜密的材料分析和精确的测试效果大为吃惊,他们没想到这个腼腆的中国博士可以做出如此优秀的研究成果,于是正式地邀请王存加入研发团队。“加入他们的研发团队,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通过材料分析论证进入产品研制和测试的这套科学方法,对我日后的研究工作和管理企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王存回忆说。
  
  回国后王存发现,国内的钢铁、水泥、矿山等行业对大型设备的修复方法相当落后,而且很多合金部件不经修复就直接报废。“实在太可惜了!”王存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一定要把堆焊修复技术引入中国。
  
  这之后,王存受聘为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他借着这个机会,开始向钢铁行业以及同行介绍明弧堆焊修复技术的概念。同时,他还业余兼职创立了英国焊接合金公司北京代表处,任首席代表。“当时国内很少有人了解这项技术,我就翻译国外的学术论文和资料,并在业内进行大力推荐。”他说,“直到现在,堆焊修复行业的很多术语都是那时我翻译过来的。”
  
  2001年成立北京阳光威尔贸易公司,是王存第一次尝试做企业。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国外进口药芯焊丝和焊接设备。“进口的这些材料和设备非常昂贵,但是没有办法,我们那时没有自己的焊丝材料和设备”。创立奥邦的最初想法应该就是那时萌发的。

     2005年,42岁的王存看准时机,决定正式成立一家焊丝和焊接设备生产企业。这在周围人看来无疑是一次非常不理智的冒险行为,因为作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不仅前途光明,而且当时在国内掌握明弧堆焊技术的人凤毛麟角,单凭这项技术,王存就可以轻松赚到很多钱。
  
  不过,王存并不这样想。“我没太多考虑钱的问题。”他说,“只是觉得这样有价值的好技术,最好自己能亲自将它转化成现实的产品,现实的生产力。”
  
  “从国外回来以后,我一直在和同学、老师、同行探讨,我自己也一直在研究药芯焊丝材料。”他说。为了实践自己的理想,王存自掏腰包请韩国的企业按他研制的配方生产焊丝,再拿回实验室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王存对这项技术更有了信心,决定寻找投资,将这项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
  
  在看过王存的项目报告后,三家外国公司表示愿意投资。王存最终选择了加拿大JND公司一百万美元的投资,“他们是三家中投资最少的,但是他们不参与具体管理,我们自由度比较大”。但是,一百万美元在买地建厂房后,已所剩无几,因此在成立了奥邦焊业后,王存既要保证产品的品质,又不能投入太多的经费,很多的技术工作都需要他亲自去做。
  
  生产药芯焊丝的关键是焊丝配方,不同行业要使用不同成分的焊丝。王存在电脑上计算焊丝配方,然后去买原料,回来自己混合自己配。创业之初,算上王存公司也只有五个人,大家拿着小铁锹,一锹一锹地混合各种粉末。王存还动用了同学、老师、朋友等所有关系,求他们帮忙做产品检测。正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公司生产出了第一代明弧药芯焊丝产品。
  
  “我始终对鞍钢集团充满感激。”王存说,“在此之前,国内钢铁行业没有使用过明弧堆焊修复技术,也没有企业接受我们。鞍钢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好产品和好技术都需要接受和认可,王存和他的团队用优质的产品和技术征服了鞍钢,也打开了国内堆焊修复领域的大门。
  
  从奥邦焊业成立的第一天起,王存就优先建立起了公司的科研团队,并由他自己带头,研制焊丝配方。发展到现在,奥邦焊业的实验室堪比很多研究机构,有从德国和日本进口的全自动光谱分析仪、高精度硬度仪、金相分析仪等各种精密检测设备。其研发团队则主要由材料学专业的研究生组成。“搞科研是件很花钱的事儿。我们的焊丝之所以质量好,生产快,每年都有新品种诞生,就是因为我们货真价实的资金投入”。王存说道。
  
  现在,国内一些焊丝生产企业通过各种关系拿到奥邦焊业的产品,再回去化验分析,然后模仿。对此,王存不以为然。他说:“从理论分析进入材料设计,然后得出几种不同可能,做出材料后经过各种测试,再反过来进行优化,这是材料研究的基本方法。模仿是造不出好产品的”。
  
  如今,创立不过七年的奥邦焊业,每年都有多种新的药芯焊丝产品面市,还开创了国内首台矿渣磨在线堆焊修复,成为目前全亚洲最大的明弧堆焊焊丝生产基地。当问及搞科研和办企业的区别,王存却说:“如果一直做科研,我也许能做得更好!”

     “幸运”的求知者
  
  1963年,王存出生于唐山北部的一个乡村。对于家乡和童年,王存充满了美好的回忆。但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断了那些记忆。“校舍都塌了,很多老师和同学遇难了,我还算幸运的,从震塌的房子里爬了出来。那时大概有一年多时间没上学,每天劳动挣工分。”1979年高考,在全校300多名学生中王存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大学。
  
  1983年大学毕业后,王存被分配到唐山钢铁公司工作。无论工作还是休息,王存都喜欢琢磨技术,并从1986年开始三年申报各种发明专利七项,在当时申报发明专利还是很稀少的事情。1989年,王存考上北京科技大学(现在的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生部)的硕博连读班。“因为过去经常在车间和工人一起干活,所以再读书做研究就更有针对性,我的研究方案也更容易被接受。”他说。
  
  本科学炼钢,研究生学计算机控制,博士后学材料,现在从事焊丝研究制造--这些经历让王存成为了该领域名副其实的技术专家。王存把自己的读书心得总结为:用三个月时间学习基础知识,剩余的时间用来研究专业理论。但无论做研究还是管理企业,王存都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标准的程序,有理论有依据。
  
  不过,如此看重依据和程序的王存,在创业问题上却推崇不拘一格。王存很欣赏英国人做项目的方法:先开车出去转,如果有相同或相似的项目或企业,就放弃。而国内近几年却是这样的:一旦发现某个项目可以赚钱,就一窝蜂似的都去做,这种企业其实是没有前途的。
  
  “我学技术出身,42岁开始创业,如果靠各种关系,或者生产一些技术附加值低的产品真的没意思。”他说,作为上了23年学的科技工作者,王存希望自己创办的企业同样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朴素的情怀
  
  用公司5%的利润为那些从奥邦创立就一直为企业服务的员工在北京买一套房子--这是王存的“一个朴素的想法”。他说:“我希望员工都能过得好,在每个季度的中层会议上,我们都有一个固定议题--讨论员工的待遇,根据物价的涨幅进行提高。”
  
  他还表示,很多技术人员平时工作很辛苦,难得有机会出去看看,所以海外的项目有时即使只需要一个人,也会派三个人去。让更多的员工能出国走走,开开眼界。所以对于国外市场,就算不赚很多钱公司也乐于做。
  
  记者问起他的业余爱好,王存笑呵呵地说:“女儿说我没有生活情趣”。去全国各地出差,王存几乎没去过什么旅游景点,经常是坐早班飞机去,做完技术交流再坐晚班飞机回家,随身只携带几本专业书。
  
  王存十分认同职业热情有时会转化成个人兴趣的观点,“我很喜欢在电脑上计算药芯焊丝配方的感觉,然后发送给公司的实验室,如果测试成功就会很开心,如果失败就会非常失落”。谈及研究配方,王存神采奕奕,“刚刚接到一个客户的短信,对我们的产品和技术非常满意,还表扬了我们的团队,这能让我高兴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