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家居装饰:室不在大 有礼则雅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8/2012 10:57:29   来源:中新网

  

  如果家能成为为人父母者的“此心安处”,那么它才能同时成为一个适合养育孩子、鼓励上进、丰富心灵的居所。
  
  而要拥有这样的一个家,关键不在于空间有多大,不在于装饰有多奢华,而是家中种种设置是否合乎礼仪。家居礼仪系统,不是束缚人们在家中言行的迂腐条文,而是在给予人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以点点滴滴渗透心灵,孩子不经意的改变与成长会折射出这种渗透力量的强大。
  
  “无礼”,家居生活便有“失范”的可能
  
  人们在装修家居时,常常会将玄关处理得带有迎客的礼仪色彩,但也仅此而已,总体上很少有人想到家中装修还该有礼仪上的考虑,想不到不同的功能空间是该有不同的行止礼仪的,家具的摆放、饰品的选择也是应该有礼仪上的考量的。
  
  因为没有意识到礼是如何渗透进家居的,所以人们容易在家居安排中露出礼仪上的破绽。
  
  比如功能空间的分布。有些家庭的动线设计,使主人从卧室到卫浴间或书房的走动,都落入留在客厅里的客人的视线,这种空间安排对主客双方都是种失仪。
  
  再如家具的使用方式。有人爱复古,使用传统的八仙桌,却不知道如何入座八仙桌是有礼数的:面向门的座位为上首,其左右为次座,背向门的为末座;有人爱欧化,使用源自西方的长方桌,但长方桌也是等级秩序和礼仪的一个符号,面向餐厅大门的一侧正中通常坐男主人和主宾,主人在左,主宾在右,依身份高低,依次向左右两边排列,对面正中则为女主人和次宾。但是,有很多家庭却常常让家中的孩子坐在了餐桌的首席。即使不拘泥于正式的餐桌礼仪,但最起码,选择餐桌时要考虑合适的高度和宽度,以便家人,尤其是孩子能优雅地完成夹菜、布菜的动作。
  
  发生在家中的,都是最日常的行为,而最日常行为所遵循的礼仪规范,修炼的远不只是行为,更包括待人的态度和认识社会秩序的价值标准。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散淡容易流于散乱或苍白,豪放则容易流于粗野或简陋,容易使得人们在确定家居风格时,对整合不同地域的元素有心无力,对各种潮流的追逐流于形式。家中进餐的方式只是孩子学习社会交往的起步课程,一个缺乏礼仪的家庭势必将影响孩子未来修养的养成。
  
  因此,我们装修家居时最要考虑的不是建材与家具,而是打造一个家的文化理由和精神依据,它将影响到家中的下一代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个世界。
  
  “有礼”,让家变得优雅,让心灵守住一份意境
  
  选择什么样的家,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自己。家具某种意义上说和衣服是一样的,它也是一个人物化的延伸。自然,打造一个“有礼”的家,就是选择做一个优雅的自己。
  
  有礼有序,让家优雅起来,让家拥有一种可以被忘记、不需要提示的美。那是人在有意无意间的一种体会,久处于这样的家居环境,因礼而生的优雅便会融入孩子的血脉中。
  
  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我家。有些家居会让人感觉烦躁、惶惑、匆忙,因为像样板间一样的家不能让人心安稳地、丰富地、持续地住下去。
  
  礼在约束人的日常行为的同时,更给人一种自由与舒展。我们不能在家中拥有山林,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拥有山林,因为家中可以有绿色,可以有环保材料,有木质的家具、麻布的纺织品。木头的温暖、麻布的粗糙,会唤醒人们关于手工时代的记忆;家中叶子的味道、茶的味道,风带进来的外面世界的味道,会提醒人们生活的真实。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个人只要心存淡远,不一定非要隐居到很远的山林,不一定要有非常辽阔的面积,不一定非要有现实中深几许的庭院。庭院深深深几许,那种迤逦而来蜿蜒而去的美,是由内心深处的节制与实际空间中的细节成就的。陶渊明在一首《止旧》的小诗中说,“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美好就在于有所止。即使是不大的厅堂,也可以庭院深深,只要人们愿意给自己留下一份细节。不要用功能与装饰占满所有的角落,而要给礼留下足够空间,意境就来了。
  
  当一个家不会因为装修得太好而限制孩子跑跑闹闹,不会因为装修得太满而让老人抬不起腿,而是用自然的状态呈现尊老爱幼的礼仪,那么人们就能在这样的家中获得更大的自由。

     “礼遇”,是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关爱
  
  孩子在家中常常感到不受“礼遇”,而是被“粗暴”地爱,因为他们的权利被剥夺了。
  
  家居装修的时候,几乎都是大人在做选择,即使是在为孩子打造儿童房的时候。比如为女孩子选择粉色,为男孩子选择蓝色,其实这只是大人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是孩子真实的需求。
  
  儿童眼中看到的颜色比成年人丰富得多,因为他们没有将色彩分类,不会将几十种有着细微差别的不同的红都纳入红色这一种颜色。成年人大多已经丧失了对颜色敏锐的辨别能力,因为我们会去分类,当我们眼里只有这些命名的时候,我们的认知就会把那些颜色归成几类,就不再对其中的细微差别作反应了,丰富的颜色就在我们眼皮底下消失了。
  
  孩子的认知能力是被唤醒的,而不是给予的。大自然用它的颜色、声音、温度、气味、光线,还有它自身存在的形态,唤醒孩子的记忆。孩子不能时刻身处大自然中,所以如果真的爱他们,就给他们一个最大程度接近自然的家吧,给他们丰富的色彩与构图。铺墙的时候不要纯粹地用一种颜色,而在里面加上其他颜色,尽可能地柔和而又充满着丰富的信息;选用材质细腻的家具,让孩子因接触而唤起对质感的记忆;趁孩子还在完善嗅神经的时候,让家中充满青草和鲜花的自然味道。
  
  给孩子最自然的,而不是人类的各种命名,因为我们的能力覆盖不了大自然全部的存在。
  
  还有种“不礼貌”,是给孩子施加压力的家居安排
  
  家中还有种“不礼貌”,是给了孩子制作成本昂贵的空间,同时却施以莫大的压力。
  
  比如儿童房的位置,并不以孩子的需求为主导,而是按父母的生活方式设定,父母需要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处于什么地位,儿童房便被安排在什么位置。比如同样是一套二层的复式房,有对夫妇竟将楼下没有窗户的房间派做儿童房,因为楼上是他们自己的空间,不希望被孩子打扰,而另一对夫妇却将儿子的房间安排在二楼一角,孩子进出自己的房间需先穿过父母的房间,孩子的行动总是在父母的视线内。
  
  这些虽然是极端的例子,但这些案例的发生并不是个别人的思维发生偏差,而是为人父母者对子女的潜意识中的不尊重。如果把子女视为拖累、妨碍与打扰,父母就会将孩子的行为发生地设置在远离自己空间的区域,如果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恣意溺爱,父母便又时时监控着孩子的生活。无论哪一种,都难说是合乎礼仪的。在疏离与亲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对亲子双方的意义都非比寻常。
  
  家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个爱与美的教育课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对自己的居住空间充满好奇,并不断探寻,儿童房对于孩子来说,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居住地,更是他认识的第一个世界。给孩子以礼遇,就是精心为他们考虑,怎样的空间尺度、怎样的秩序安排会对他们的成长最为有利。对于成年人而言,即使家中做两米高的衣柜,也不太会感觉压抑,但在儿童房放一个高高的家具,会让孩子从小就有一种压迫感。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没有把换下的衣服整理好的习惯,其实除了父母有意识的训练外,家中是否为孩子准备了高度适合、样式可爱的衣帽架或衣柜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许多家长为孩子选购的衣柜并不方便孩子自己取放衣物。
  
  了解并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才是对孩子最恰当的关怀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