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产能过剩和楼市寒冬两座大山的河南水泥企业感到了压力,即便是龙头企业也不例外。
先是同力水泥借助资本大旗跑马圈地,吃下义马水泥等,紧接着便是天瑞水泥赴港上市,募集过冬“粮食”,期待抢购一些势力范围。
这让有央企背景的河南中联水泥沉不住气了,将整合的势力范围延伸到水泥产业链的下游商砼业,即商业混凝土行业。
中联水泥这次“试水”的战场,是其十分熟悉的洛阳市场。那么曾经扮演调整洛阳水泥产业结构“救星”的中联水泥,能实现洛阳商砼产业的华美转身吗?
重装出击
5月28日,记者从洛阳市了解到,当天,中联水泥集团与洛阳市商砼行业企业代表进行了集中签约重组意向书。
此举意味着,中联水泥已成为洛阳市商砼行业的整合主体,将对洛阳辖区内的商砼企业进行全盘的整合重组。
“与全省以及全国的其他地区一样,洛阳的商砼业发展也是参差不齐,且分布零散。”中联水泥副总经理、中联水泥河南运营管理区总裁任振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签订重组意向书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与重组水泥一样,整合商砼业,也是任重道远。
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洛阳市共有商砼企业63家、商砼站79个、在建商砼站4个。
对此,一熟悉洛阳建材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整体上看,洛阳的商砼业比较红火,但是真正能称得上规模性的商砼企业并不多,甚至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这境况与当年洛阳市的水泥企业一样,同为小、散、乱的尴尬局面,需要改变。
中联水泥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央企中国建材集团的核心企业,在重整洛阳水泥产业中,曾成功扛起大旗,演绎了“救星”的角色,如今,则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洛阳商砼业的座上宾,成为了首选。
“这主要得益于中联水泥在洛阳有着诸多整合商砼业的基础。”任振河表示,毕竟此前先期已完成了对洛阳及周边水泥市场的整合和布局,组建成立了洛阳中联商砼(集团)有限公司等。
至于是不是大小通吃,全部将洛阳辖区内的商砼企业重组至中联水泥的麾下,中联水泥和洛阳两方面都没有明确表态,但对于“不差钱”的中联水泥来说,并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借用洛阳水泥产业结构的调整模式,将调整深度向下游延伸,不失为是一项探索,这对于规范和提升商业混凝土的质量,减少豆腐渣工程,保障建筑安全十分有益,同时,也有助于减轻当地的环保压力,助力经济的健康发展。
据悉,此次联合重组后,洛阳中联商砼(集团)有限公司将采取财务集中、市场营销集中、采购集中、技术集中、投资决策集中的管理模式,使相关资源得到最有效的整合利用,有效提升洛阳市商砼行业竞争力。
缓解主业压力?
“基于水泥产业的优势,商砼板块也将迎来新的春天,成为新的增长板块。”任振河十分笃定,认为中联水泥在洛阳重组商砼业,将是一个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局面,将有示范作用,带来其他地区的跟进。
据悉,目前,压在水泥企业身上的有两座大山,一是产能过剩,另外一个是楼市冬天。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多数水泥企业远没有脱离“生产是一种痛苦”的窘态。
河南省建筑材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爱贞表示,产业隆冬时,考验的不仅仅是储备的子弹,更重要的是取暖所需要的活血之源,河南水泥企业也不例外,尤其是龙头企业,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毕竟寒冬面前,是困境,也更是抢先突围的最好机遇。
事实上,从当前的河南水泥格局上看,中联水泥、同力水泥与天瑞水泥呈现“三国演义”的局面,三家企业从规模上看,不分伯仲。
但是,彼此之间的角力却无时无刻不存在。同力水泥借助资本大旗跑马圈地,吃下义马水泥等,天瑞水泥则赴港上市,募集过冬“粮食”,中联水泥则双拳出击,在省内频频收购水泥企业,也将重组的步伐触及水泥产业链的下游。
“不仅是未雨绸缪,更是先声夺人。”王爱贞告诉记者,由于水泥行业的整体不景气,水泥的下游市场混凝土的发展并不乐观,一直没有出现能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发展甚是不好,甚至部分企业出现了资金回笼难等问题。
王爱贞表示,此前,省内也有不少水泥生产企业,将业态延伸到沙石甚至是商砼领域,但是这其中并没有龙头企业,而中联水泥在洛阳的动作,无疑释放了一个信号,同时,也十分有利于拉长产业链,减轻水泥业所面临的市场压力。
事实上,一些跨国水泥巨头,如法国的拉法基(Lafarge)、德国的海德堡(Heidelberg)、意大利水泥(Italcementi),几乎涉及水泥产业的全部下游,诸如骨料厂、商品混凝土甚至是预制品等,这种全产业链的运营方式,已经被证实,有利于提高抗风险能力,缓解主业压力。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