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同质同价”粉饰成了“公平”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15/2012 15:18:25   来源:中国水泥网 作者:冉冉

  

  最近有条新闻,报道了国内某省出了《关于支持工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十条意见》的文件,媒体在报道时,称:对制造业实施“救市行动”,其中提出的“照顾(本省)制造”等“药方”,很符合实体产业人士的期待。又称:记者发现,《意见》中还明确指出,在政府采购和重点项目建设中,确保(本省)产品在同质同价情况下,在(本省)得到优先使用。于是结论:这意味着(本省)的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将分享到省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更大“蛋糕”。
  
  为了不至引起此举有地方保护之嫌,加上了“美丽”的前提条件“同质同价”为“优先”,似很公平。
  
  国务院在2001年下发《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文件,明确“禁止各种形式的地区封锁行为”。“各种形式”这就意味是绝对的,没有可商量的余地。文件明确“以任何方式限定、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只能经营、购买、使用本地生产的产品或者只能接受本地企业、指定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提供的服务”的行为是地区封锁行为。任何方式的限定、变相的限定都属不允许的行为。
  
  在实际行为中,“变相”更是多多。类似“按人定岗”、“量体裁衣”的事并不少见。除了在“质”与“价”上可以做足文章外,在“同”上也大可发挥。反正是由人来裁定,且裁定人当属本地人士,最后的结果则是“说你不行,行也不行”,不服还真不行。
  
  这样吃“蛋糕”,小心“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