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浅析外墙外保温与内保温相比的优点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10/2012 09:49:48   来源:中国保温网

  

  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主要有以下优点:
  
  1、适用范围广
  
  外保温适用于采暖和空调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既可用于新建工程,又可用于旧房改造,适用范围较广。
  
  2、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采用外墙外保温方案,由于保温层置于建筑物围护结构外侧,缓冲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避免了雨、雪、冻融、干、湿循环造成的结构破坏,减少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紫外线对围护结构的侵蚀。事实证明,只要墙体和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材适当,厚度合理,外保温可有效防止和减少墙体和屋面的温度变形,有效地消除了顶层横墙常见的斜裂缝或八字裂缝。因此,外保温既可减少围护结构的温度应力,又对主体结构起保护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主体结构的耐久性,故比内保温更科学合理。
  
  3、基本消除了“热桥”的影响
  
  采用外保温在避免“热桥”方面比内保温更有利,如在内外墙交界部位、外墙圈梁、构造柱、框架梁、柱、门窗洞口以及顶层女儿墙与屋面板交界周边所产生的“热桥”。经统计,底层房间“热桥”附加热负荷约占总热负荷的23.7%;中间层房间占21.7%;顶层房间占24.3%。可见,“热桥”的影响还是较大的。上述“热桥”对内保温和夹心保温而言,几乎难以避免,而外保温既可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的结露,又可消除“热桥”造成的附加热损失。计算表明,在厚度为370mm砖墙内保温条件下,周边“热桥”使墙体平均传热系数比主体部位传热系数增加10%左右;在厚度为240mm砖墙内保温条件下,周边“热桥”使平均传热系数比主体部位传热系数约增加51%~59%,而在厚度为240mm砖墙外保温条件下,这种影响仅2%~5%。
  
  4、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
  
  一般情况下,内保温须设置隔汽层,而采用外保温时,由于蒸汽渗透性高的主体结构材料处于保温层的内侧,用稳态传湿理论进行冷凝分析,只要保温材料选材适当,在墙体内部一般不会发生冷凝现象,故无需设置隔汽层。同时,由于采取外保温措施后,结构层的整个墙身温度提高了,降低了它的含湿量,因而进一步改善了墙体的保温性能。
  
  5、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
  
  外保温墙体由于蓄热能力较大的结构层在墙体内侧,当室内受到不稳定热作用,室内空气温度上升或下降时,墙体结构层能够吸收或释放热量,故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
  
  6、有利于提高墙体的防水和气密性
  
  加气混凝土、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墙体,在砌筑灰缝和面砖粘贴不密实的情况下,其防水和气密性较差,采用外保温构造,则可大大提高墙体的防水和气密性能。
  
  7、有利于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
  
  室内热环境质量受室内空气温度和围护结构表面温度的影响。
  
  如采用外保温墙体,全面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则有利于保持室内空气和墙体内表面有较高温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室内热环境。
  
  8、便于旧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
  
  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造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一般都不满足节能要求。因此,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已提上议事日程。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保温方式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其最大优点之一是无需临时搬迁,基本不影响用户的室内活动和正常生活。
  
  9、可减少保温材料用量
  
  在达到同样节能效果的条件下,采用外保温墙体,由于基本消除了“热桥”的影响,故可以节约保温材料的用量。据统计,以北京、沈阳、哈尔滨、兰州四城市的塔式建筑为例,与内保温相比,保温材料分别可节省44%(北京);48%(沈阳);58%(哈尔滨);45%(兰州)。
  
  10、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
  
  由于保温材料贴在墙体外侧,其保温、隔热效果优于内保温和夹心保温,故可使主体结构墙体减薄,从而增加每户的使用面积。据统计,以北京、沈阳、哈尔滨、兰州四城市的塔式建筑为例:当主体结构为空心砖墙时,每户使用面积分别可增加1.2m2(北京);2.4m2(沈阳);4.2m2(哈尔滨);1.3m2(兰州)。当主体结构为混凝土空心砌块时,每户使用面积分别可增加1.6m2(北京);2.5m2(沈阳);4.6m2(哈尔滨);1.7m2(兰州)。可见,其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以上所述外墙外保温十大优点可以看出,无论从建筑节能的机理或从实际节能效果来衡量,外保温做法是最佳选择。在国外采用外保温的建造已有4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在我国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也相继建造了一批外保温建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较成功的经验。因此,不论是在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或夏热冬暖地区推广外保温节能乃是势在必行,也一定会在第二阶段的节能工作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