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水泥业抱团难取暖 协同战略失灵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10/2012 21:12:20

  

  “信心比市场重要,协同比价格重要。”3月28日,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孔祥忠在2012年中国国际水泥峰会暨全国水泥市场形势分析研讨会上表示。但协同保价,就能助水泥企业闯过难关?
  
  旺季吨毛利骤降
  
  3月27日水泥行业老大海螺水泥披露2011年年报。公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486.54亿元,同比增长40.9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15.90亿元,同比增长87.80%。但多位行业研究员向记者表示,“这一成绩还是略低于我们此前的预期。”
  
  据了解,4季度销售价格的下滑是4季度业绩低于预期的直接原因。公司产品销售价格由前3季度的近315元/吨下滑至4季度的293元/吨,导致吨毛利由2季度138.1元/吨的高点下滑至4季度的104元/吨,下滑了34元/吨。
  
  “从公司吨毛利在4季度较大下滑这一事实,可以推断出华东、中南的景气度下滑速度,比我们原以为的更快。”中投证券研究员称。
  
  协同难挡价格下滑
  
  该研究员认为,“行业运行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规律是不能被打破的。华东地区景气度冲高回落是前两年内产能快速扩张的必然结果,是行业自身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通过保价难以违抗行业本身的运行规律,仅是延缓了调整的时间罢了。”
  
  2010年底,大规模的拉闸限电将水泥价格打到高位,2011年1季度由于是企业集中安排检修的时间,故1季度能够延续2010年底的高价;2季度企业纷纷复产,供给压力逐步显现,价格出现回调,由于需求启动很快,且加上高铁建设、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的需求强度超预期,价格略微回调之后便企稳回升。
  
  但从2011年3季度开始,需求逐步走弱,价格随之往下走,由于企业进行协同保价,价格回落的幅度有限。不过,4季度开始,地产调控的影响开始真正体现,4季度原本的旺季没有兑现,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协同保价并未阻止价格下滑。
  
  寒气逼人小企出局
  
  直至目前,需求仍未有好转迹象,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销售相对理想的企业,也就去年的8成水平,一般企业的走量在去年同期的6成左右。“考虑到房地产调控短期难有实质性松动,2012年上半年,华东地区的供需矛盾将十分紧张,在此背景之下,协同保价难以奏效,华东地区的价格将可能大幅下滑。由于华东地区是公司盈利的主战场,该区域价格大幅下滑势必会短期影响海螺水泥。”上述研究员判断。
  
  不过,对于海螺水泥来说,这或许只是“阵痛”。在研究员的眼里,这一波向下调整或将加速行业的整合,将成本控制力不强的企业踢出局。而海螺是业内公认的在成本控制力方面最具优势的公司,在其他企业亏损时,公司仍能够实现单吨盈利25元/吨。公司则可以抓住这次行业调整的机遇,扩大市场份额,强化“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