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八届中国陶瓷行业新锐榜颁奖典礼已经落下帷幕,然而2012年陶瓷行业面临的大挑战仿佛才开始彩排。在轮番上演的各种大挑战之中,有一个表现得相当抢镜:环保。
在本届新锐榜“一虎一席谈”的论坛上,当主持人胡一虎问及今年陶企的大挑战时,台上的嘉宾纷纷亮出了各自的答案:
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杰军:环保。
佛山市中窑窑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丹:环保。
福建华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良:环保。
广东博德精工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荣恒:环保。
……
最终,环保“脱颖而出”,成为了这次论坛的焦点词汇。而叶荣恒在提到环保一词时甚至后面还加了一句:按照国家最近颁布的陶瓷行业环保标准,几乎目前没有一个陶瓷企业能达到,如果强制执行,意味着所有的陶瓷企业都要关闭。
可能有企业对此不屑一顾,但事实上,只需看看身边近年来因为环保治理不达标关停并转的企业案例就可以得知,这并非耸人听闻或杞人忧天,而且据相关数据显示,各产区基地因环保治理不达标而关闭的陶企数量占到总关闭企业数量的90%以上,而因经营不善关闭的的陶企只占不到一成的比例。
由此,环保之于陶企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虽然对于地方经济而言,陶瓷产业可能占据着GDP的多数份额,同时作为生产导向型的它也是解决就业的良好平台,但是其本身固有的顽疾———三高一低(高耗能、高污染、高耗资源及低产出)却一直为人所诟病。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与环境的矛盾也在日益加深,环保也逐渐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急需攻克的难题。对于素有三高一低的陶瓷行业来说,近些年更新速率明显加快的环保政策势必会在调控和落实中给予重点照顾。
其实,纵观陶瓷产业的茁壮成长史,既是一部美化家居环境、提高生活档次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制造水、空气污染,排放巨量温室气体以及消耗大量能源等等的环境破坏史。而区域以及企业个体的行为造成的环境破坏完全不用到“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减少”这些表征上去找答案,仅对当地环境的造成的负面影响上就可见一斑。
佛山陶瓷企业大规模迁、停、并、转,与其说是区域产业格局升级的需要,不如说是陶瓷行业长期对佛山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所付出的代价;潮州陶瓷产区引起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与区内废瓷泛滥、恣意丢弃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不无关系;福建晋江的陶瓷行业一直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其原因也在于陶瓷行业“三高一低”的特性;淄博陶企在奥运会期间停产,所考虑的也是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
最近一两年来,陶瓷行业一直处于内外交困、前后夹击的四面楚歌之中。遍览这一段时间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事件,“捷报”寥寥,“噩耗”频频。
去年欧盟反倾销的高额税率让陶企的大市场欧盟几近沦陷,巴西许可证设限就像在中国陶瓷商人面前筑起了一道城墙,新国八条的推出又给楼市放了一把大火,再加上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水涨船高等等客观因素,陶瓷市场可谓举目萧条、哀鸿遍野。按照这种走势,不少行业人士表示,2012年的情况将会比2011年更困难。受限购、限贷等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今年陶瓷市场下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陶瓷行业的重新洗牌也只是早晚的事情,而愈渐趋紧的环保形势更是横在陶企头上的一把利刃,真正考验着它们的生死存亡。
环保———与乌纱帽有关
环境污染问题是工业化道路上的必然产物。陶瓷业的发展不仅产生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也致使环境遭受严重的污染。在环保压力不断加大,节能减排任务异常艰巨的情况下,政府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一方面接连出台了许多环保政策和环保标准。
早在2006年十一五的开端之际,国家便提出到2010年年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降低20%或者减少10%都绝非易事,因此在距离期限不到半年的时候,国家发改委便承认“从前四年的情况看,所完成的任务量和时间进度的要求还有差距,今年的第一季度,单位GDP的能耗和去年同期相比又增长了3.2%,这个形势就更严峻了,要想实现“十一五”全部的目标,既要补上过去耽误的减排量还要把今年增长的部分吃掉,要完成五年的任务形势确实非常严峻”。
为此2010五月份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出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并在十月份实施。而该通知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无法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地方政府有可能启动的问责制。
虽然节能减排是针对所有行业,但没有人会将减排的标准平均分解到各个行业,因此如果执行节能减排问责,由于上级政府下达的整体任务与考核指标,不同的行业就不可能受到公平的对待,而作为高污染高耗能的陶瓷企业密集的地区如佛山、淄博、晋江所受到的节能减排压力便非常明显。据悉,在这几年中,佛山地区因此关停转了70%的建陶企业,而淄博地区也有大量建陶生产线处在淘汰转移的边缘。
然而,有舍必有得。以诸多类似的污染整治案例作为代价,换来的是环保任务指标的全面下降。据发改委网站透露,“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9.1%,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
尽管如此,环保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下来。在即将跨入“十二五”之际,2011年9月7日,国务院又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分别下降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0万吨、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分别下降10%”的减排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在政策上、重点工程建设上、节能减排管理上、节能监督检查上、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及推广上的具体措施。
也是这一年的春节前后,《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细则》相继出台,而再加上先前出台的《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埋下的伏笔。有行业人士表示,2012年环境政策倒逼陶瓷产业氛围业已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先前出台的《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中,有多个排放表将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限值。而新限值比原有标准更低,换句话说,新标准将更加严格。比如关于现有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中对建筑陶瓷的标准,“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建筑陶瓷抛光类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限值为1.0,非抛光类为0.3,卫生陶瓷6.0,特种陶瓷2.0。”但2012年1月1日起,现有企业执行新的标准。“建筑陶瓷抛光类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限值为0.3,非抛光类为0.1,卫生陶瓷4.0,特种陶瓷1.0”。除此之外,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也执行新的标准。“2011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止,现有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水煤浆二氧化硫为500,颗粒物为100;而从2012年1月1日起,现有企业执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水煤浆二氧化硫为300,颗粒物为50。”相形之下的结果是,今年实施的新标准明显要严于此前。所以,2012年的开始,是在新实施的并且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下拉开序幕的。
同时,严格不仅仅停留在变小的数字,更在政策执行的力度。譬如,在国务院公布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除了对相应的污染物指标进行规划之外,还把规划的执行情况与官员的乌纱帽挂上了钩,“在2013年年底和2015年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向国务院报告,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而在2012年2月22日颁布实施的《广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也有类似的严格规定,“各地级以上市要将省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明确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排污单位的责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和国有企业业绩管理,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有环保部规划财务司负责人指出:如果规划指标与政绩挂钩,最终在企业的执行力度更大,也更加严格。
在如此严峻的环保形势之下,陶瓷企业又该作何应对,又将走向何方,是惨遭清洗还是涅槃重生呢?
环保———让强者更强
“环保的问题确实是咱们陶瓷行业的一道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么它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关键还是陶瓷行业确实还存在着环保的差距,这也是陶瓷企业该如何面对的一个课题。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方法,但是归纳起来只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应对,一种是被动的应对。”面对步步紧逼的环保问题,福建华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良如是说。
“华泰比较积极应对,首先我们在2011年就全面应用天然气,虽然使用天然气的成本比现在很多企业还在用的煤化气高很多。由于环境的改善,我们公司在2011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誉度,我们公司这几年开发了陶瓷太阳能板,这两种产品在生产工艺和制造流程上,跟现在产品有很大的差距,非常环保,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与肯定,这些都是各个企业在应对环境不断提升的不同取向,只有咱们自身改善了,企业才能生存,改造。这是我对环保课题的一些看法。”
对于国家来说,节能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对于企业来说,节能减排也是升级转型、促使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的一个加速器。
2011年末,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印发了《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而新近出现的“薄板”被列为《规划》的发展重点,与陶瓷产业一道首次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瓷砖变轻变薄,原材料使用量、污染物排放量、运费、仓储空间和费用等都能得到大量缩减,但是受到技术、价格、消费观念等因素的束缚,瓷砖瘦身践行节能低碳之路却显得有些漫长。对此,蒙娜丽莎公司董事长张旗康认为,国家应该有明确的政策扶持,媒体也应该有正面的报道,对于薄板砖已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陶瓷行业的同仁应该积极响应,并且去践行,形成发展薄板砖的共识,为行业进一步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做贡献。但在践行的过程中,企业应由卖产品到卖系统与服务的转变。因为薄板砖不是简单的产品概念,而是一个系统。
当然,环保问题不但是考验陶瓷企业的产品推陈出新、更新换代的试金石,更是衡量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指标,甚至其中社会责任的成份更重一些。“老板赚钱、企业惹祸、群众受害、政府埋单,全社会承担责任”这一屡屡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便暴露出企业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
“环保政策的实施只会淘汰那些资金实力不够又不想改变的企业,既然选择做这一行,那么有些东西你必须得做到,打个比方,以前像大城市可能老板不用给员工买社保,但是现在你在这些地方,不买社保是绝对不行的。所以环保是自然而然的一种趋势。国家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时间和发展的阶段给我们,当你达到一定程度和高度之后,你就必须得改变了,而不是环保问题一出来就是一个困难。”对于环保政策给陶企带来的影响,新状元瓷砖营销总监梁江华如此解读.。
“环保政策只会让陶企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甚至被淘汰。”他还补充道。
规律证明: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产业最终必将受到环境的破坏。陶瓷企业从佛山“大撤离”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就一个产区来说,陶瓷企业不保护好当地的环境,其未来发展就没有空间。就全国乃至全球来说也是如此。不善待我们的生存环境,不仅企业、行业没有生存空间,就连人类都会变成环境难民,《2012》中的景象也会在现实中震撼上演,而在席卷而来的各种大挑战之前,或许只有积极地应对才能找到驶向安定平稳的诺亚方舟。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