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码相机远未普及,我们不知用胶片记录了多少记忆,几乎每一张都珍而重之。而今,黑白底片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我们的陶瓷行业也在年代更迭间发展至今日的局面。老一辈陶瓷人的坚辛与努力在历史长河中湮没,只有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仍在忠实地讲述那些已被遗忘的故事。本报特别推出“老照片”系列栏目,共同追溯陶业往昔岁月。
启新磁厂日用瓷生产车间
德盛窑业公司唐山一厂全景
民国时期,唐山德盛窑业厂老照片(建陶前身)
唐山素有“北方瓷都”之称,是近代迅速崛起的工业城市,有着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唐山陶瓷生产至今己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永乐二年(1404年)就有缸、盆等粗瓷生产,明嘉靖年间秦氏人家开办陶成局,专造大缸、瓷盆等粗瓷产品,至清朝末年,在天津开设德盛缸店。民国初年,唐山东缸窑、西缸窑、开平、古冶一带己有瓷窑数十座,除生产粗瓷制品外,己开始大量生产日用细瓷。到上世纪30年代己形成了以启新磁厂、德盛窑业厂、新明磁厂为龙头的唐山窑瓷器生产体系,品种花色繁多,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在上海、北京、天津、沈阳设有分销处,陶瓷制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开始出口国外,是闻名中外的陶瓷产区之一。
启新磁厂1914年正式建立,是中国第一家使用进口陶瓷机械设备和先进的注浆生产工艺,采用近代工业的管理方法进行经营管理的瓷厂,它促进了手工作坊式的唐山陶瓷业的发展。
1924年,启新磁厂生产出中国第一件卫生瓷
20世纪20年代,启新磁厂工人生产彩色铺地砖的情景
90年前的启新磁厂烧成车间一角
启新磁厂1924年生产出中国第一件卫生瓷。1927年开始生产彩色铺地砖和内墙瓷砖,并承办出口业务,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彩色瓷砖的陶瓷企业。
釉下彩是启新磁厂日用细瓷主要装饰手法,民国初年在青花釉里红的基础上添加绿彩,使三种对温度要求不同的高温彩集于一器,成功的使釉下三彩工艺应用在民窑日用瓷器上。这是陶瓷装饰上一个重大贡献,是陶瓷艺术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成就,开创了陶瓷釉下多彩的新纪元。
德盛窑业厂是唐山陶瓷世家秦氏家族后人秦幼林于1930年2月在唐山雹神庙旁边的原新记榨油厂旧址上建立的,生产耐火砖、卫生瓷、建筑瓷和各种日用细瓷。并于1932年注册了“得胜牌”商标,出口商标为英文“VlCTOR”。由于经营得法,发展迅速,到1938年,德盛窑业厂己先后在天津娘娘宫东口设立了德盛窑业厂总事务处和总批发处,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在北京成立了批发所。在天津河北大街,天津北门,河北迁安建昌营,河北丰南河头镇和遵化设立了5个售品处。同时还在天津陈家沟和古冶车站附近成立了两个分厂。1939年德盛窑厂己拥有职工700多人,产品由原来生产粗瓷改为大量日用细瓷,一跃成为唐山陶瓷业中首屈一指的大户。是当时国内知名的陶瓷企业之一。
新明磁厂与德盛窑业厂是兄弟厂都是从秦氏家族开办的陶成局分立出来的。厂长秦幼泉接办老陶成局后,于1920年正式成立新明磁厂,力图革新改良,派人赴江西景德镇、河南彰德、山东博山、河北彭城等地考察窑业,1926年聘请专业人才,悉心研究,继承创新,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日用细瓷,嫁妆瓷的生产,生产出五彩七彩(新粉彩)细瓷。
启新磁厂厂区一角
启新磁厂工人工作的场景,右侧穿西装者是启新磁厂管理者德国人汉斯·昆德
1932年新明磁厂呈请实业部注册了“明星”商标。1937年,在唐山粮市街(今建国路)仁德里一号设总事务所,总筹规划,以求实业的进步。1938年改用电力机械设备,使用先进工艺生产,随着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企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创造出堪称辉煌的业绩。
民国时期,唐山享有“北方景德镇”的荣誉,这与启新、德盛、新明三大厂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唐山窑陶瓷生产除启新、德盛、新明三大厂之外,还有三合义、德顺隆、庆和成、天兴成、永立等数十家瓷厂,它们在继承中创新,造就了唐山窑陶瓷艺术的辉煌,共同撑起了唐山窑陶瓷的一片天。
釉下青花红绿彩卷缸
1927年,启新磁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件彩色铺地砖
启新磁厂生产的我国最早的彩色内墙瓷砖
唐山是中国陶瓷工业化的发祥地。唐山窑陶瓷文化见证了我国手工作坊式陶瓷生产向工业化生产发展的过程。唐山窑由清末、民国发展到解放初期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在中国近代陶瓷生产中创造出了辉煌成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山窑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唐山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