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2011年的建材市场比喻成一场足球赛,建材工业在上半场表现十分出色,需求超预期;但下半场一开局出现了下滑——传统淡季再加上CPI高企、资金紧缩、保障房缩水、重点工程缓建停建等背景,负面消息放大。
专家预计,2011年全年建材工业增长速度达到27%,规模以上建材工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4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铅华退去,建材市场的增长已经从高速转向了平稳,在这份平稳中,让我们总结一下2011年建材工业的那些人、那些事。
年度十大新闻
1、保障房建设给建材行业带来新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推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政策,日渐趋紧的房产政策对建材行业造成冲击的同时,重磅推出的安居工程又为内忧外患的建材行业带来了希望的曙光。2011年11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截至10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过1000万套,实现了年初计划的目标任务。36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工程将会带动水泥、玻璃、陶瓷、家居装饰用品等建材产品的快速增长,对于建材行业是巨大利好消息。
2、电荒限电让建材企业大面积停产。从2011年1月开始,我国多地连续出现“电荒”现象。西部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中部省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东部的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市均不同程度地遭遇缺电危机。其中,浙江今年遭遇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电荒。
电荒及地方主管部门随即采取的拉闸限电措施的出现,给2011年的水泥、玻璃等行业带来巨大而沉重的影响。笔者通过对2011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一年时间里全国各地多数的水泥企业基本上都没有“全年正常”生产的记录,有些企业甚至在一年时间里正常运转还不到200天的时间。
同时电荒也使水泥、玻璃等产品的过剩产能,得到有效抑制。
3、“建材下乡”试点扩大。2011年9月,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扩大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通知》中指出,2011年试点地区扩大为5个,北京、天津、重庆成为新入围试点地区,试点工作将继续推动水泥下乡,积极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对使用节能建材产品和采取节材措施的农民予以补助,同时还提出加强建材下乡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建材下乡产品价格管理、畅通建材流通渠道等7项要求。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