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玻璃幕墙建筑整修 谁该为此埋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2年2月7日

  耗能大户、光污染,再加上安全隐患,上世纪80年代进入国内各大城市的玻璃幕墙建筑近年来隐患重重、屡遭质疑。日前,本市启动对玻璃幕墙建筑的全面整改,但4000多栋高层建筑的自查、整改所需资金不菲,其中更有部分普通居民楼。当年为了赶时髦从西方引进,如今却因为忽略实际效用而要大批整改,有业内人士质疑,这笔巨额且长期的开支,是否应该完全由业主埋单呢?

中国建材网新闻图片

  上世纪90年代大兴玻璃
  
  尽管如今玻璃幕墙建筑的“三宗罪”已被曝光,但在上世纪80、90年代,它却是代表现代化的时髦建筑。
  
  “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德国倾向于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来代替传统的砖木结构,于是钢结构和玻璃的组合受到青睐,开创了一种简洁明快的新模式。”上海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孙玉告诉记者,玻璃幕墙建筑发展于此时,更因为建设时间相对较短较快,在二战后的西方国家获得推崇。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建筑风格开始传入我国,不少城市的领导、规划者从国外城市参观回来后也颇为喜爱,所以开始大量建造玻璃幕墙建筑,并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最高峰。而此时,国外却因为玻璃幕墙建筑夏季吸热、冬季散热以至于能耗过大,造成室外光污染以及老化后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而大大降低了建设热度,或至少加以技术改进。“但这种相对不环保不节能的建筑即使进行了技术改进,建造成本也比较高,算总账是不合算的。”


来源: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