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刚刚通过验收正式投用的秀屿作业区木材码头上,等待运送进口原木的大卡车排成长队,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吊卸、搬运;木材码头后域的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内,笔直、粗壮的进口原木堆满了5万平方米的堆场,十几部夹木机正在紧张作业,不断地把经过检疫除害的原木吊放到大型运输车上,装满原木的运输车接连离开堆场,驶向附近的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
秀屿港区是我国设立的首个进口原木的海运口岸。随着莆田木材产业的发展,原木吞吐量猛增,去年就达到50万立方米。“50万立方米相当可观,但对秀屿木材加工区及其他木材加工区而言,这的确不是个大数目。”莆田市林业局局长薛国进介绍说,随着红木家具、木雕及其他木制品等行业的崛起,莆田木材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去年全市林业产业产值突破160亿元。
莆田地处闽东南沿海,人多地少、林木资源匮乏,如何通过演绎“无木生材”神话,打造“中国木业之城”?
“无木生财”的文化诱因
“莆田木材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当地古典家具、木雕等工艺产业的兴旺发达。”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莆田不产木,但从粗糙的原木到精细的名贵红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仙游县被誉为工艺美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当地民间能工巧匠众多,从事古典工艺历史悠久。2006年该县荣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称号后,企业数量从不足1000家增到目前的3349家;从业人员从5万多人增至12万多人;规模以上企业从1家增至现在的146家;2006年的产值仅有5亿元,2011年突破160亿元……古典家具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仙游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红木集散地之一。
与仙游一样,莆田市其他区域与木材相关的工艺产业也在发展壮大。在涵江,艺术框业发展迅猛,莆田市集友艺术框业有限公司集艺术油画、艺术画框、古典艺术家具、工艺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目前投资总额达10多亿元,年产值7亿多元,年创利税2000多万元,成为我省木材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城厢,生产油画、画框也渐成气候,欧雅艺术公司生产的油画、画框等系列产品出口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在荔城,木雕工艺方兴未艾,在莆田工艺美术城,总建筑面积15100平方米的中国木雕博物馆基本建成,在汇聚全国各地的木雕精品的同时将进一步推动当地木雕行业的发展。
“每天,都有各种原木或红木从港口或陆路进入莆田;每天,又有各种由原木或红木加工成的工艺品、家具运出莆田。”这,既是莆田“无木生材”的真实写照,也是“无木生财”的文化诱因。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