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中国房地产调控向标本兼治推进浅析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2月26日

  遭遇"寒冬"的中国房地产如何走向"春天"?近期决策层释放的政策信号和职能部门、地方政府的跟进措施显示,未来的房地产调控将更趋细化,力求标本兼治,用科学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以"限购"为热词的2011年,高企的房价已被遏制住过快上涨的趋势。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指数已连续第二个月出现整体下降。与此同时,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28个月以来首次落入不景气区间。
  
  专家指出,楼市调控效果已初步显现,一、二线城市房价隐性或显性降价潮自今年10月份开始出现,房价已经逐渐开始合理回归的步伐。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坚持调控的重要性。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指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这为各级地方政府明年的房地产调控指明了方向。进入12月以来,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房地产一线城市已相继明确表态将继续执行住房限购政策。
  
  专家预期,在一线城市限购的示范作用下,明年全国性的大范围限购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限购令"即将到期的城市极有可能选择将政策延期。
  
  2011年,货币政策的持续收紧对抑制投机性住房需求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年,央行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新增房地产贷款显著下降。
  
  尽管相关金融学者认为明年的货币政策将整体稳健、定向宽松,货币信贷投放量可能比今年有所增长。"但定向宽松的目的将集中于稳定增长和结构性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跃文说。
  
  他特别强调,商业房地产行业将不在定向宽松的范围之内,而且有可能进一步紧缩。
  
  分析人士同时指出,相对于限购、限贷等过渡性的行政措施,建立稳定房价的长效机制将成为未来房地产调控的核心任务。包括改进土地的供应制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进一步改善税收政策对房地产的调控作用等。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