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地板零售巨头大自然与圣象高调宣布介入工程领域后,地板零售企业同时介入房地产配套业务已成为潮流。受到出口受阻、原材料升价以及产能过剩,国内零售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地板企业同时进行零售与工程双渠道营销,不仅能增加利润点,也能分散竞争压力。但是这两种渠道对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模式、资金能力以及战略布局的需求都有很大不同的要求,究竟地板零售企业转型工程市场能否顺利进行?在转型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障碍?小编为大家一一点评。
障碍一:保证金制度、回款周期长
与零售业务相比,房地产配套工程业务对地板企业的一个特出需求是具有良好的资金控制能力。
在参与项目投标时,地板企业需向开发企业提供额度1至10万不等的投标保证金,在定标后才获退回。此外,房地产企业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也会从工程款中扣取结算金额的3%-5%的工程款作为开发项目的质量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将在1或2年后付款给地板企业。
对于中小型地板零售企业而言,保证金制度以及过长的回款周期将会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增大,降低资金周转率,不利于其他业务的开展。某业内知名企业由于回款周期过长资金压力太大,从前几年的重点推进工程业务重新回到零售终端之上。
障碍二:开发商要求严苛:色差少、价格低
木地板作为天然木制品,不同板块之间具有色差非常正常。但设计师有时追求整体效果,一味地强调颜色统一,强调地板产品颜色,显然较为苛刻。
另外,工程项目对企业品牌度要求不高,在满足开发商产品质量标准之外,价格是影响成交的最关键点。这也让地板企业刚刚逃脱零售市场激烈竞争的泥沼,又掉入工程市场拼价格的怪圈。
障碍三:施工现场条件严苛
地板产品的质量取决于“三分产品七分安装”。开发商倾向于选择从产品设计到安装维护一条龙服务的地板企业,但是工地施工条件的恶劣无疑让地板企业承受了高额的安装费用以及后期的高强度维护风险。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