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房产调控,步步惊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11月8日

  今年年初开始的房产调控,现已经走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如果现在停止调控,将面临报复性反弹,前期努力化为泡影,政策将导致一系列的民生问题,影响国家的稳定;如果继续进行,房产市场的既得利益者如政府、开发商、银行、炒房者都将受到严重伤害。如何平衡,是摆在中央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套用建国伟业中蒋中正的话:“不调乱国,调则自宫”。
  
  我们先来分析年初调控的初衷,所谓的新国十条,其实质有半数是违宪行为,既然默认了进行调整,网络上一句流行的话来说,是“政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本质上,这次调控是为了09年的那4万亿以及由这4万亿而带动的10万亿地方投资买单。金融危机时属于投资驱动,都是一些政府的铁公基项目,现在必须收回流动性了,以中国的现行的经济结构中,铁公基不能断粮,房地产是和银行金融结合的最紧密的,收回流动性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房地产行业上面。从年初的几项调控中,感受到了政策前行的步步惊心。
  
  保障房建设这块,本是政府该尽的义务,是为前几年政府的错误买单。但是,保障房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用运动式做法来解决持续长期的问题,本身就是个错误,直接面临着土地、资金、管理、分配等多方面的问题。保障房建设中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无法估量的后果,人民缴税本来就是让政府解决基本生活需要的,既然是义务,就需要做好准备、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限购这方面,其实是一种违宪行为,最近住建部长的新说法,称“限购是不得已的办法,目前住建部正在推行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立,并表示,一旦系统建立在全国联网实行后,将不再采取限购”。拜托,这个事情行业里的人结合去年的一些房产税试点,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的结果,拜托不要说出来影响市场了好不好。这话一说出口,会给消费者一个误导,限购放开后房地产还会有一个报复性增长,但如果你结合保障房建设和物业税来考虑,保障房解决一批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物业税又挤压出去一批投资性需求,实际能给开发商留下的市场已经是不多了,而且开发商在这个市场空间里发展也是适当的。
  
  限贷导致的问题已经凸显,上海已经降价了当中海、龙湖、绿地、星河湾等大型房企在上海因降价引起前期业主退房、要求赔偿的时候,《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强调“楼市调控面对降价风波不能动摇”。文章质问:倘若房价跌了,就要找开发商赔钱;那房价涨了,开发商是不是可以找业主分红呢?住房买卖,守的是市场法则,讲的是契约精神。假如此时叫停降价,会不会让一些开发商暗自窃喜?会不会让公众对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产生疑虑?
  
  其实我们算算帐,只有高毛利的项目才死里杀价,而国家的增值税比例很高,降价对开发商来说,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是给了一个预期,开发商拿地谨慎了,土地流拍;投资者谨慎了,不仅不再炒房,手上的存房都有还给银行的打算;政府税收减少了,同时土地整理又花费了很多的资金,财政紧张了,以上结果最不利的是银行,因为土地整理、房产开发、消费贷款都出自银行的钱,如果说房产开发的坏账银行能够承受的话,随之而来的地方融资平台,个人房贷消费的坏账风险,导致银行系统就像在风雨中飘摇,等待着中央政府的万全之策。
  
  今年过后,限购会取消,采取税收调节,限贷会取消,用不同贷款利率来调节,保障房是否会坚持,不一定,能不能以税收制度改革来保证地方政府的收入,不一定,银行系统风险如何控制,天知道!政策调整,步步都惊心!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