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申报的“太阳能电池用微铁高透过率玻璃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开发”成果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十余年来我市企业首次获此殊荣,实现了我市自主创新领域的重大突破。
打破封锁,占领国际国内市场
10月25日,在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室,记者见到了这块聚焦行业关注目光的“神秘”样品。就是这一片看起来平淡无异的玻璃,却凝聚了该院众多专家和工作人员多年智慧和汗水。
“微铁高透过率玻璃,也称光伏玻璃或超白光伏玻璃。”该院研究开发中心常务副主任王芸介绍,光伏玻璃是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作为太阳能电池盖板,它通过多次折射,能够充分吸收太阳光,最大利用率地将太阳光的光能转化成太阳能电池的电能。而这项技术对太阳能量的透过率等保证电池正常运转的关键技术指标要求非常高。此前,该项技术长期被法国、美国、英国的大公司垄断,严重制约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
业内专家分析,该成果打破了国外垄断,催生了我国光伏玻璃产业的诞生及快速发展,满足了太阳能产业高速增长对关键材料的迫切需要,对促进与推动我国太阳能利用及提高太阳能产业的国际地位意义重大,同时也奠定了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在该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针对我国光伏玻璃产品及制造技术的空白,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充分发挥科研开发、集成创新以及工程化、产业化的强大优势,努力在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上进行创新,立志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告诉记者
经过多年努力,研发人员终于在多项技术领域实现了创新。首先是突破了国外“窄液流成型工艺”技术传统的束缚,成功开发“宽液流成型工艺”技术,将总成品率提高到70%-75%,比国外同等规模生产线提高约15个百分点,并对成套技术的标准化设计开发快速推广,使我国太阳能玻璃产业规模短时间内成为全球第一。此外,研发人员还开发了“一段式ppm级石英砂微铁浮选工艺”技术及研发的专用捕收剂,突破光伏玻璃原料———优质脉石英(微铁)资源短缺的制约,使储量丰富含铁量较高的石英岩铁含量大幅度降低,保证我国光伏玻璃产业发展的需求。
通过新工艺和节能新技术,该院为中航三鑫在蚌埠开发建成了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一窑五线”光伏玻璃生产线,在技术、质量、规模、能耗、投资等关键指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产品通过国际公认的瑞士SPF太阳能检测中心最高级别U1级认证。利用该成套技术,该院和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已建成或在建30多条生产线,产品占我国光伏玻璃市场约85%和全球市场约45%的份额,对促进与推动我国太阳能利用及提高太阳能产业的国际地位意义重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