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政策轮番出台,卖场租金水涨船高,原材料、物流、人工成本不断攀升……诸多因素影响下,2011年整个家居环境仍不明朗,家具市场再次迎来市场“严冬”。但是,家具企业似乎并未受此影响,各显神通,打出驱寒招术:有些品牌老经销商选择撤店,逃离卖场避免“入不敷出”;有些品牌选择自建渠道,不仅试水电子商务更是建立起品牌独立店;有些品牌掘金二三级市场,将触角伸向北上广之外的市场。
NO.1撤店“断腕”避免“亏空”
90年代,家居卖场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开始进入家具企业的视线,此后一段时间,以雨后春笋般的态势逐渐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店中店”模式已成为家具品牌的主要流通趋势。然而,伴随着家居流通业的“跑马圈地”,越来越多的厂家、经销商均利润减小,感到“力不从心”的他们纷纷开始撤店。
6月中旬,欧曼地板鲁波曾在搜狐微博中感叹,“真不知接下来的情况如何,北京市场销售情况出现明显的疲软,今天又接到明光市场部打来的电话,说是市场有了空摊位,问欧曼进不进,十里河地板之家也有摊位出来,丽泽也出了空摊位,我真不知还有哪些市场还会出摊位。然而,市场租金还在涨,所有商户叫苦连天,生意冷清,成本还在上升,售价又涨不上去,这生意还怎么做。”
在京城某高端卖场三层,展厅内满地狼藉,几件落满灰尘的桌椅横七竖八地堆放在一角。有些卖场因为撤离商户太多,让原本客流量就不多的楼层内更显冷清。“如果要总结今年家具市场的变化网络超女,我的观点是撤店、撤店还是撤店。”北京依诺维绅总裁杨建伟接受采访时如是说道。在他看来,家居流通业扩张提速以及卖场租金的水涨船高是家具企业、经销商日子日益艰难的原因。他预测今年到明年还将有大量的经销商“撤店”,“部分家具城也将面临倒闭的窘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聪明的经销商选择逃离卖场,‘撤店’之举成为他们的首选。”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据他透露,很多品牌家具老经销商都已撤出卖场,但这种撤店却是一种“隐形”撤离--“老的经销商走掉,就会有新的经销商来填补”,消费者往往察觉不到。至于撤店的原因,虽然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利润摊薄却是商家无力支撑、无奈断腕的主要原因。“卖场一如既往扩张、招商,部分经销商组成的‘敢死队’一如既往入驻,从目前市场发展态势来看,“撤店行动”或将延续到明年”。有业内人士预测道。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